在一系列黑天鹅事件的冲击之后,2025 年公募收益排行榜迎来了颠覆性的重排。
1、北交所主题基金领跑
常言道,“乱世出妖股”。当市场缺乏系统性投资机遇时,小票往往会成为资金炒作的焦点。
近3年便是如此,以小票为主的北交所主题基金表现极为活跃。2023年的冠军基金华夏北交所创新中小企业精选,今年再度荣登榜首,该基金近2年收益率近乎200%。
当前,市场上共有 11 只北交所主题基金,其规模普遍不大,业绩差异显著,这无疑加大了普通投资者的投资难度。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避险资产且风光了三年的红利主题基金,今年活跃度明显下降,市场风格转换迹象十分明显。
2、闫思倩收益率“腰斩”
今年本是闫思倩的翻身之年。年初,凭借对人形机器人产业链的重仓布局,鹏华碳中和主题 A 收益率一度飙升至超 80%,领先第二名数十个百分点。
然而,近期市场大幅波动,闫思倩旗下基金净值急剧回撤。鹏华碳中和主题 A 收益率降至 44%,近乎 “腰斩”,排名也下滑至第四位。
闫思倩投资风格以 “全仓 All in” 闻名,曾因重仓新能源车而被称为 “新能源女神”。但近两年来,由于新能源主题表现不佳,鹏华新能源汽车混合净值最低跌至 0.4 左右,被基民戏称为 “4 毛基”。
需要注意的是,鹏华新能源汽车每年的涨跌幅并不夸张,真正夸张的是波动率。
在鹏华基金所有偏股混合型基金中,闫思倩管理的几只基金近 2 年波动率均名列前茅。在全市场 2587 只偏股混合型基金里,鹏华碳中和主题排名第 20 位。
实力也好,运气也罢,单纯从规律角度来说,投资闫思倩的基金,投资者需要有一颗大心脏,不能怕亏钱,得拿住,说不准什么时候就涨回来了。
但说一句扫兴的话,万一涨不回来呢......
还需要提到的是,闫思倩目前管理5只基金,但5只基金由于资产配置具有一定的差异,所以业绩差别较大。另外,闫思倩虽然喜欢重仓行业,但是个股的更换频率并不算低。
所以她的基金,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只可远观,不可亵玩”,看个热闹可能才是最好的选择。
3、医药重新崛起
医药行业在今年年初有一系列众所周知的事情发生,按照监管层的做事风格,这个行业短期内可能不会再出台利空政策,换而言之就是已经出现了政策底。
推荐阅读:
突然对今年行情有点期待...抄底了一些医药
我们在年初就曾与大家探讨,医药行业估值底清晰可见,老龄化带来的需求也客观存在,如今政策底也已到位,对于连续四年处于熊市的医药行业,未来值得期待。
目前,业绩排名靠前的医药主题基金呈现出几个显著特点:
其一,领跑基金的基金经理多为新生代,如排名第一的梁福睿管理经验不足半年,排名第二的储可凡管理经验也仅有 1.67 年。
而一些久负盛名的基金经理,中欧基金的葛兰,有基金今年亏1.46%,融通基金的万民远今年亏3.48%。
综合规模、业绩等方面考虑,基毛哥更为关注富国基金的赵伟、长城基金的谭小兵、广发基金的吴兴武以及信达澳亚基金的杨柯。
其二、领跑基金主要配置港股和科创板。
指数基金的表现更为明显,港股创新药ETF和上证科创板生物医药ETF业绩排名靠前。
高弹性的科创板和估值处于洼地的港股成为医药股本轮反弹的先锋。
但同样需要注意,不少指数产品今年表现欠佳,这意味着什么?是否预示着系统性行情尚未正式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