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发布

我为什么还在定投葛兰?

发布时间:2023-10-10 22:06:39 来源:首席财经 阅读数:3265

十一假期的热门话题不仅有蔡嵩松离职,还有葛兰卸任两只产品。

推荐阅读:

富贵在天,蔡嵩松

葛兰的话题性不比蔡嵩松低,公告一发布迅速引发市场热议。

不过,葛兰卸任产品的原因与蔡嵩松不同,减负的意味要更多一些。

据公告显示,葛兰卸任中欧阿尔法和中欧研究精选,继续管理中欧医疗健康、中欧医疗创新和中欧明睿新起点。

续管理的产品属性来看,葛兰未来可能更加专注于医药行业投资。

目前医药处于历史性底部,葛兰选择在此时卸下“包袱”重新出发,很有智慧,也很有魄力。

可以感受到,在经历了3年起起落落之后,葛兰正在努力重新做回葛兰。

双赢

葛兰管理产品已有8年,前5年所向披靡,但近3年表现欠佳,原因也摆在那里。

首先规模与业绩很难共存,其次医药泡沫破灭,另外还有反腐和集采等政策冲击。

不过很多人没注意到的是,葛兰近3年跑赢跟踪的中证医药卫生指数,同时她的产品在成立3年以上且名字中带有“药”字的基金中排名处于腰部,所以说句公道话,葛兰的表现远没有渲染的那般不堪。

葛兰这次卸任的中欧阿尔法和中欧研究精选两只产品规模合计约100亿元,卸任之后她的管理规模降至670亿元,目前管理的产品中欧医疗健康规模约539亿元,中欧医疗创新规模约112亿元,中欧明睿新起点规模约18亿元。

中欧医疗健康和中欧医疗创新两只医疗主题产品持仓较为接近,中欧明睿新起点重点布局光伏、电池、TMT、芯片等领域。坦白说,葛兰大可以把中欧明睿新起点也一起交出去。

对于中欧阿尔法和中欧研究精选,中欧基金也给产品找到了好的归宿。

中欧研究精选由此前共同担任基金经理的卢纯青独立管理,中欧阿尔法由彭炜管理,两位基金经理代表产品任期业绩均可以排进同类前20%。

卢纯青是行业内典型的“研而优则投”的基金经理代表,此前曾担任中欧基金研究总监,现担任中欧基金投资总监,她较为关注高端制造业,目前重点布局新能源车和光伏领域。

彭炜是笔者非常看好的一位中生代基金经理,曾任职于融通基金,于2022年12月正式加入中欧基金。

彭炜在10多年的投研生涯里形成了自己的投资风格,即中观思维、均衡配置、拐点型资产布局等,这样的风格也让他既有防御风险的能力,也有进攻的锐度。

据iFinD数据显示,他在融通基金的代表产品融通中国风任期实现收益115.96%(注:2017.8.15-2022.12.16),年化收益率15.42%,在同期灵活配置型产品中排名164/1358。

在2023年中欧基金中期策略会上,彭炜给笔者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他思维清晰,逻辑缜密,重点跟投资者主要分享了三个问题:1、如何辨别产业趋势机会;2、发现产业趋势如何在投资上落地;3、如何结合自己的性格特点构建组合管理。

感兴趣的读者可以回顾一下我们此前的文章,后面会跟大家进一步详细分析彭炜的投资。

推荐阅读:

A股存在系统性机会?中欧基金曹名长、蓝小康、许文星的思考

医药

聊葛兰那就必须得聊医药。

一地基毛的长期读者应该知道,笔者在2022年年初就开始抄底,定投标的为葛兰、赵蓓和楼慧源三位基金经理的产品。

为什么笔者关注医药?为什么以定投方式布局?为什么布局主动产品?在这里跟大家分享一下个人的逻辑。

1、为什么关注医药?

来源:ifind,截至2023年10月9日,中证医药卫生指数估值走势

来源:ifind,截至2023年10月9日,中证医药卫生指数股息率走势

首先自然是医药行业处于历史性的底部,无论从估值还是从股息率的角度看都极具性价比。

从纯交易的角度来说,投资要讲究风险和报酬比,也就是计算好布局之后你可能承受的亏损有多大,可能赚取的利润有多高,两项比较是否合适。

有一个统计,世界上最优秀的交易员们成功率也就在40%-50%区间,这也就意味着最优秀的交易员每一笔交易的风险和报酬比如果只有1:1的话,那么他只是一直在做无用功,并不能实现盈利。

所以交易员打磨交易系统一直在做两件事,一件是减小止损,一件是放大盈利,总而言之就是提高风险和报酬比,也就是大家常说的“控制好风险,让利润奔跑”。

目前医药行业的估值约为26倍,处于历史性的底部,如果跌破估值历史最低点也就还有10%左右亏损空间,但是上涨至估值历史最高点至少有100%的空间,这笔交易风险和报酬比是1:10,充满诱惑。

2、为什么进行定投?

A股一直有“牛短熊长”的传统,背后原因很复杂,涉及到资金层面、制度层面等等。

A股这样的特点对于交易型选手并不友好,尤其是缺乏做空机制之下,很多人往往在牛市赚的钱,在漫长的熊市消耗掉。

但对于定投者来说就不一样了,我们只需要在一个大概的空间布局即可,不必猜测何处是底部,也不必猜测底部何时结束,甚至对底部不会太过厌恶,因为只有底部区间足够长,买入的筹码才能足够多,等牛市来了盈利也就更丰厚。

3、为什么投资主动产品?

现在ETF比较火热,很多人可能会问为什么要定投主动产品而不去布局指数产品?

原因很简单,从过往数据来看优秀的主动型基金经理的中长期业绩要较大幅度优于对比指数。

以近5年的时间维度来说,中证医药卫生指数下跌了5%,但葛兰、赵蓓和楼慧源在内的多位医药基金经理都实现了非常不错的正收益,其中还有不少实现翻倍。

一位主动型基金经理的价值是什么?就是要创造超额收益,跌的时候要比指数跌的少,涨的时候要比指数涨的多。

减负

万事万物的发展皆是螺旋式上升,公募行业发展也都伴随着无数的成功和失败。

这一轮发展告诉我们,踏踏实实做好业绩才是根本。

在互联网的浪潮下,投资者能够通过多维度数据了解行业,一些新基金公司,新基金经理,4-5年就能赢得投资者的认可,这在过往很难想象。

但同时大家也清晰的认识到,明星基金经理不是万能的,当管理规模超出了管理半径,业绩被影响也是必然,所以也就有了今年明星基金经理集体减负的现象。

有分析人士指出,伴随行业加速“去明星化”,未来更多公募基金管理人将转向团队化发展,更加注重积累、提升、传承核心投研能力。

不过笔者并不喜欢“去明星化”这样的表述,更希望行业保护明星基金经理。

任何一个领域要发展都需要明星,试想篮球界没有乔丹、奥尼尔、科比、詹姆斯和库里...足球界没有贝利、马拉多纳、梅西和C罗...两项运动一定会失去很多乐趣。

而且一位明星基金经理的诞生,他的学历、能力、精力、定力、天赋,甚至运气都是可遇不可求。

所以很多时候,保护能够长期稳定创造收益的基金经理,就是在保护投资者。

那么如何保护基金经理?这就需要基金公司的努力了。

比如完善投研体系为基金经理提供支持,再比如在规模和业绩之间做更好的权衡,比如培养出更多优秀基金经理来分担现有基金经理压力,这些都是努力的方向。



郑重声明:首席财经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所涉及标的不作推荐,据此买卖,风险自负。

行情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