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发布

基金观点 | 信达澳亚杨珂:医药行业发展仍是关注重点,坚定信心

发布时间:2023-03-24 18:02:21 来源:首席财经 阅读数:5183

平安基金成钧



最新观点:


【成哥论市】相关指数周内上涨近10%,消费电子行情来了?


本周,中证消费电子指数(931494.CSI)上涨接近10%。从估值层面看,消费电子指数当前PE-TTM为30倍,位于过去3年的39%分位数。从wind盈利预测看,2023年与2024年消费电子指数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为36%和29%,对应PE分别为23倍和18倍。当前的行业增速对应的估值水平仍处于相对低位水平。(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3年3月23日。)


政策层面:


工信部:着力稳住汽车、消费电子等大宗消费 巩固新能源汽车等优势产业领先地位


3月23日,工业和信息部党组成员、副部长辛国斌主持召开重点行业协会座谈会,分析研判一季度工业经济运行形势,听取意见建议,研究重点行业稳增长政策措施。


行业事件:3月23日下午,华为再放大招,召开春季旗舰新品发布会推出了旗下首款比直板机还轻薄的折叠屏手机华为Mate X3,以及最新旗舰华为P60系列等。此外华为发布多款消费电子产品,如华为Freebuds 5半入耳耳机、华为Freebuds Pro2 入耳式降噪耳机、华为Watch Ultimate卫星通讯手表和平板电脑华为MatePad 11 2023等。


2023年一季度,在疫情影响趋缓、年节促销活动驱动下消费电子的库存有望持续下降,2023年二季度,在618促销带动下或进一步消耗库存,预计2023年二季度前后回归正常的安全备货水平。2023年下半年迎来传统消费旺季,预计市场呈现稳步复苏。


展望未来,重点看好2023年消费电子需求稳步复苏以及相关产业链机会,建议积极关注相关投资机会,逢低布局。


信达澳亚基金是星涛



最新观点:


浅谈一下消费复苏的三个阶段


去年底以来,伴随着国家相关政策的大幅度优化,“稳增长,促消费”政策发力,消费板块一度走势亮眼,但是,最近A股市场在经历了一段上涨之后,再度回到了震荡的行情,前期表现较为抢眼的消费板块也受到影响,消费板块后续怎么看?今天跟大家聊一聊。


如果把消费复苏分为三个阶段,那么,第一是预期阶段,2022年11月前,市场参与者期待疫情政策放开,消费服务业公司股价出现明显上涨,是典型的预期驱动行情。第二阶段,随着疫情管控全面放开,以地产为代表的宏观经济政策转向,市场行情从预期驱动,主题投资,向基本面和业绩驱动演绎。这也解释了为什么过去的四个月,整体消费和内需板块表现强劲的原因。第三阶段,伴随着复工复产的推进,各行各业,特别是消费各子行业的业绩呈现出反转。今年二季度起,消费复苏会有望真正落实到业绩端,市场参与者的信心也将有望恢复。


从市场情况来看,虽然底部反弹较明显,但现在依然处于第一段到第二段节奏的转变,目前,第三阶段的真正的业绩驱动和基本面驱动仍未出现,我们预计可能在二季度后出现。


展望后市,大消费细分赛道基本面有望进一步改善。线下消费场景面临强劲的复苏,人流量恢复,居民消费信心进一步回暖,此前遭受重创的很多零售企业,大概率会直接受益,业绩预期出现反转,消费以及出行板块或将得到市场重新关注。


信达澳亚基金邹运



最新观点:


如何看待今年消费板的节奏?


近期,白酒板块持续调整,原因主要在于投资者对于经济复苏的节奏存在分歧,以及今年A股市场的板块轮动加剧。怎样去把握消费板块的复苏节奏呢?今天和大家一起来探讨下。


上周和大家聊到,1-2月社零数据显示出国民经济企稳回升的趋势。伴随着防疫政策的全面放开,线下零售客流逐步恢复,可选消费的经营活力有望进一步释放;叠加今年政府对于扩内需十分重视,消费复苏有望延续,消费板块全年向好的趋势是相对明确的。


从基本面看,今年春节及节后,白酒回补情况良好,高端酒回款进度较好,次高端受高基数影响,仍旧面临一定压力,但从全年维度看,仍旧具备一定的增长潜力。当前尽管白酒已进入消费淡季,但白酒的消费氛围仍旧在延续,消费场景的回补或将推送相关企业的动销逐步改善,相关需求全年逐步向好的趋势没有发生变化。此外,随着A股逐步进入业绩披露期,相关企业的股价也将随着基本面的表现出现分化,一些基本面扎实的龙头酒企有望脱颖而出。


随着国民经济的企稳回升,消费复苏成市场共识,我们对于消费板块在今年的表现仍旧比较乐观。相信随着疫情的冲击逐渐褪去,一批具备优质的商业模式的“中国好公司”有望演绎出更高的业绩弹性。在市场震荡、热点轮动的背景下,我们也将继续秉持一贯的投资理念,从消费回暖的大势中寻找更具中长期配置价值的投资机会,力求为投资者实现穿越周期的稳健回报。


汇添富基金马翔



最新观点:


汇添富马翔:芯片半导体走强,要复苏了吗?


大家好,我是汇添富基金经理马翔。


近期芯片板块明显“回暖”。自去年12月23日的阶段性低点,到昨日(3月23日)收盘,芯片指数(884160.WI)已经涨超30%,尤其是近2周,快速拉升的行情带来不少期待:芯片的行情回来了吗?


1. 芯片走强,原因几何?


不仅是芯片,近期的TMT板块都称得上炙手可热。


紧随年初ChatGPT的问世,百度、微软、谷歌于近期接二连三发布相关智能化应用,人工智能主题不但没有退潮,还逐渐构建出更大的蓝图和更广泛的应用场景。大家都意识到,这不是一个简单的技术突破,而是会给我们的生活方式、工作、技术生产带来颠覆式变化的技术革命,背后的想象空间和发展空间是极其巨大的。


人工智能的发展,背后需要强大的算力芯片做硬件支撑,受益于相关概念及预期需求,芯片板块的热度也随之而起。


其次,国家顶层的政策对板块也有一定的利好和催化。


近期国务院副总理调研集成电路并主持召开座谈会,强调要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大力支持国内集成电路产业发展,也给市场传递了极大信心。


在人工智能新起点的背景之下,半导体产业作为支撑整个现代社会发展乃至数字化转型的战略性产业,实现自主可控迫切且必要。



从产业周期来看,目前半导体行业或还处在下行周期。从供给端来看,各厂家的半导体库存已接近2年来的高位,或已接近拐点附近;随着芯片产业的景气度逐渐筑底,市场信心逐步修复,后续有望迎来盈利的持续改善。

而资本市场的表现总是先于周期一步,在去库存到补库存的过程中,新一轮行情有望启动。


数据来源:wind,国元国际、德邦证券研究所。


2. 国产替代仍是行业强逻辑,中长期看好这3个方向


国产替代的持续推动,依然是芯片投资的强逻辑,尤其是在中高端领域。


尽管全球半导体产业步入成熟阶段,技术更迭速度放缓,但对于国内的半导体产业来说,“自给率”水平提升空间依然巨大。美国政府针对中国先进半导体的一系列限制,预计对国内半导体产业发展会造成一定的影响,特别是在先进制程逻辑代工、NAND和DRAM存储器方面影响较大。预计芯片产业结构性分化趋势将更加明显。泛消费类芯片需求可能持续低位,具备强国产替代能力的芯片公司有望持续受益国产化。


从中长期看,中国芯片产业成长空间大,产业具备孕育出一批优质大型公司的机会。具体到产业链各环节,我们最为看好以下领域:


一是下游产业创新强、高景气赛道的芯片子领域,如电动车、光伏、军工等;


二是消费电子类芯片设计公司中,主业基本面有望在今年上半年触底,同时有清晰的新成长曲线的公司


三是半导制造方面,聚焦在高壁垒、高国产化弹性的关键卡脖子环节,如设备、材料、零部件、EDA等。


芯片是数字经济万物互联的基础,也是国家经济和军事安全的核心底层技术,是中国制造业升级的卡脖子环节,国产替代需求日渐迫切。我坚定相信,这是我们必须攻克也终将迈过的重要一关,这一天或已经不远。


3. 科技类投资波动大,须注意投资策略


半导体是成长性和周期性兼具的行业,波动性较大,这也对投资者朋友提出了一点挑战。对待这类相对高风险的投资,建议大家可以采用分批买入+目标止盈的方式来投资,预先设定好自己的交易规则,然后按照计划执行,尽量避免情绪化追涨杀跌。


信达澳亚基金李博



最新观点:


锂价周期目前是什么阶段?当前具备性价比吗?


我们目前投资组合还是以新能源车上游为主,下游为辅,上游就是我们常说的锂矿等原材料,下游就是车企等整车制造。过往几期观点我们多次提到新能源车企,也反映出我们当前对下游产业的关注度提升。这期和大家谈谈当前对上游产业的看法。


从去年三季度至今,锂资源的价格已经上涨至历史新高区间并开始呈现见顶回落的趋势。这一轮锂价上涨周期已经维持较长时间,本轮周期出现见顶回落主要是有以下两个特征:一是锂资源环节的供给刚性削弱,行业资本开支增长逐步传导至产能增长和产量释放;二是锂盐产品的高价已经引起需求端的负反馈,体现为下游企业盈利能力下降、部分新能源车企中高端车型涨价以及钠电池等替代方案的推出。我们认为,以上两种表现反映了锂盐市场供需再平衡的内在机制,即价格上涨对供需两侧的共同影响,最终导致全球锂供给的增长速度超越需求。


长期来看,我们仍然看好动力和储能电池装机提升带动锂需求的长周期成长机遇,后续有望迎来估值修复。鉴于新能源汽车需求增长从“政策驱动”向“消费驱动”转移,本轮周期需求增速下降的过程或将更为平缓。同时考虑到锂价下行的悲观预期已被市场充分反应,高成长性的锂矿板块已开始具备较高的估值性价比。


我们当前对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依旧是有信心的,经过一段时间调整,部分标的目前看来已经相对“便宜”了,在市场普遍磨底和低迷期,定投的形式或许有助我们积攒更多便宜的筹码,静待我们的期待转化为成果。


信达澳亚基金杨珂



最新观点:


医药行业发展仍是关注重点,坚定信心


医药板块从去年末开始迎来一段反弹后,近期处于震荡调整状态,我们从中长期的维度来看,医药医疗依旧是个高成长性的刚需行业。无论是资本市场还是国内社会环境,对于医药行业的发展仍是关注的重点。我们去看今年的医药投资,“疫后复苏”是主旋律之一,疫情缓解后人员流动限制解除,医疗服务、院内消费需求将有望恢复,同时医药器械等国产替代进程也在加速。


当前我国人口结构正在发生巨变,未来因为巨大人口红利带动的很多行业发展逻辑都将面临巨变,市场会越来越关注并去寻找增量属性比较优势行业,逻辑周期够长并且确定性够强的行业排在前列的有医药医疗一席之地(老龄化加剧刚需医药扩容、健康消费升级加剧消费医药渗透率提升),未来消费医药类配置资金会从中长期维度强化配置医药,导致医药整体水位提升,长期值得乐观。长期的战略思路是不变的:医药科技升级、医药消费升级、医药制造升级、医药模式升级等。我们坚定对医药行业的信心,仍旧对医药板块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继续挖掘有潜力的个股,同时依然遵循自下而上的投资逻辑,寻找高增长可持续且估值合理的优秀公司,长期投资。


还是那句话,医药医疗大观点没变化,并且市场逐步清晰化,医药进入长期配置区间,如果短期的波动对你的投资心态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不妨拉长时间来看,医药行业的长期发展趋势整体是向上的,行业的景气度也比较高。


信达澳亚基金李淑彦



最新观点:


如何看待充电桩的市场机会?


近几年来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一直保持高速增长,也带动了电动车充电需求不断增大,对于充电桩的发展,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向来看。


首先政策层面,各国政府相继出台多项政策支持充电桩建设。我国在2020年充电桩作为新能源汽车推广配套设施,首次被写进政府工作报告,纳入“新基建”范围,国内充电桩进入飞速发展阶段。


其次电动车充电加速,驱动快充桩功率升级。快充目的是缩短电动车充电时间,降低新能源车主充电焦虑,可通过充电功率提高实现。增加充电电压和电流两种方案都可实现充电功率提高。当前国内现有主流的快充桩不能满足现有中高端车型充电电流和电压的需求,随着未来越来越多的新车型投放市场,高功率充电需求越来越多,对高功率充电桩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面对新能源汽车快充的需求,原有低功率充电桩需要升级,叠加国内电动车保有量稳定增加和车桩比下降趋势明确,充电桩的需求可能会爆发式增长。


我的周定投计划依旧在进行中,定投自己管理的产品﹣信澳周期动力混合,每周五定投2000元,力求通过多次定投的形式均摊整体持仓成本。


信达澳亚基金曾国富



最新观点:


经济复苏逐步兑现,未来机会或大于风险


从过往一段时间的市场表现来看,主要指数表现分化,上证指数受“中字头”走强利好,而创业板指则是受新能源、医药板块拖累处于回调通道,站在当下,未来一段事件市场又该怎么看呢?


上周五,央行宣布于2023年3月27日降低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25个百分点(不含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机构),此次降准大致投放5000-6000亿元的流动性。本次降准时点也超出市场预期,当前时点是经济在复苏轨道上的降准。


展望市场,市场或将有几点积极变化,第一、周五超预期的降准公告,强化市场对经济增长和政策的预期,或有望对市场有正向推动;第二、美联储因银行风险事件从缩表转向扩表,短期紧缩预期逐步降温;第三、1-2月宏观经济数据落地,前期分歧的预期逐步在形成新共识。从数据来看,我国1-2月社零同比3.5%,固定资产投资同比5.5%,工业增加值同比4.5%,均呈现复苏态势,未来,随着经济复苏“慢变量”的逐步兑现,市场对经济复苏预期有望进一步增强,进而推动市场企稳复苏。


总体上来看,市场的积极变化有望推动指数短期企稳向好,而结构上的主要机会或聚焦在“数字经济”和“中字头”,短期有望持续演绎。据《证券日报》报道,3月14日,工信部召开党组会议和干部大会表示,坚决落实《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加快5G、工业互联网等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应用,壮大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而对“中字头”而言,由于近年来国企考核方式由规模向利润转向,且分红率逐年提升,国企PB估值重估的行情也有望持续演绎。


博时基金万琼



最新观点:


美联储加息25个基点,后续走势如何?



安信基金聂世林



最新观点:


市场风格频繁切换,如何坚持均衡策略?


大家好,我是安信基金聂世林。今年以来市场风格频繁切换,部分投资者容易被热门板块推着走或感到无所适从,今天和大家分享我的投资策略。


在管理基金的过程中,我们始终秉持均衡配置的原则。这种投资优势在于不管经历熊市、价值风格、成长风格等各种行情变幻,均能较好地适应市场,并且持续创造超额收益,具体而言分成两部分。


一、进攻:选择好公司


一家好的公司永远是投资的起点,主要包括三方面:


1)具备清晰的商业模式。我们在研究个股时会着重考虑公司是靠什么实现长期盈利的,反映到财务指标上就是自由现金流是否会持续增长。


2)管理层优秀。我们会通过产业链上下游、竞争对手等方法去了解公司的管理层,公司治理有明显瑕疵的,即使业绩再好、估值再便宜,也会尽量去回避,甚至一票否决。


3)具有垄断优势。不管是资源垄断还是技术垄断,一旦形成了技术壁垒,企业就容易获得产品定价权、获取超额利润。这些企业往往能在行业不好时还能赚得正常利润,因此在股价表现上相对也会稳一些。


二、防守:分散配置行业


我们会通过分散配置行业来控制组合回撤。我们的研究涵盖了消费、科技和周期等行业,不会重仓押注单个赛道,从而降低组合波动。


我们相信,只有在自己能力圈范围内,才最有可能赚得到长期可持续超额收益。展望未来,我会把选择有竞争优势的好公司放到了首要位置,也更加重视组合的安全边际,再结合自己的能力圈去把握股票的景气变化,研判买卖时机,追求在不同市况中为各位持有人带来良好体验,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支持!




郑重声明:首席财经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所涉及标的不作推荐,据此买卖,风险自负。

行情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