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发布

基金观点 | 博时肖瑞瑾:半导体国产化替代难点在哪,其需要多长时间实现

发布时间:2023-01-11 22:36:50 来源:首席财经 阅读数:4290

原标题:基金观点 | 博时肖瑞瑾:半导体国产化替代难点在哪,其需要多长时间实现?


富国基金张圣贤



最新观点:


这两天,新能源车很关键!


你好,我是张圣贤,一名指数基金经理。我会不定期跟你分享一些自己对于各类行业的看法,以及一些投资方法论,也欢迎关注富国相关的指数基金。期待更多的朋友们一起加入,相互交流学习。


昨天给大家分享了下自己近期调研的经历,其实基金经理调研,也是为了更多地去了解一个行业或公司基本面的信息。这也是我一直强调的投资核心逻辑。


今天我们继续聊聊新能源车。上周新能源车板块震荡反弹,其中中证新能源汽车指数(399976.SZ)上周上涨3.91%(数据来自wind,1.3-1.6)。


此前我的观点一直非常清晰,基于基本面的洞察,我认为新能源车进一步下杀的空间或有限,等待或是最好的选择。但文章写多了,很多朋友不屑地认为没什么用,我说现在可能大家觉得没什么用,但未来,这些文章会体现出它应有的价值。


从上周四开始,新能源车迎来快速反弹,截至昨日,指数已经连续收阳4个交易日。最近问能不能上车的朋友又多了起来,那么我们还是回归基本面来分析一下。


新年以来,新能源车企再度拉开降价促销帷幕。上周,某新能源车企调整两款车型零售价格,降价幅度在2万至4.8万。


据媒体报道,大幅降价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相关公司网站及门店访问量及订单量明显增加。可以预期,随着龙头车企降价,新一轮行业促销将在路上,全年新能源车销量有望进一步提升。


另外,上周某车企正式发布了全新高端汽车新能源硬派越野品牌,该产品四轮独立电机驱动,展现出较大程度的创新,为国产品牌打开了销售价格空间。


目前来看,我们预计新能源汽车的销量与增速最低点有望出现在2023年Q1。综合考虑春节影响、经销商库存指数、政策退坡、疫情冲击等因素,预计2023年1月左右可能到达销量和增长率的底部,随后逐渐提升。


而A股市场对基本面的预期反应往往会提前,因此短期指数在消息面和基本面预期的共振下,已经开始反弹。


回归投资端,短期指数反弹,到了目前的位置,技术上看比较关键。指数下方有5日线支撑,上方有60日线压制,如果突破60日线回踩确认,进一步放量上涨,那么右侧的趋势或会慢慢形成。


因此很多朋友问究竟是反转还是反弹。我说暂时我们依然看反弹,毕竟右侧的趋势还没有形成,但中期看,目前对于经济的预期,整体市场是比较乐观的,待进一步的宏观经济数据验证,成长板块的反转或指日可待。


总体来说,对于新能源车板块,大家没有必要再过度悲观了,往后看,如有调整,大家依然可以按纪律择机逢低去布局,而长期板块的方向和价值,我就不多说了。


博时基金肖瑞瑾



最新观点:


半导体国产化替代难点在哪,其需要多长时间实现?


国产化这个技术难点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


第一方面,和搭积木一样,制造出每个积木并不难,但是要把积木很精密的凑在一起,搭出一个高楼的难度还是很大的,因为它会存在一些误差。每个积木设计的微小误差单一影响不大,但是如果放在一个系统里面,它整个系统误差的积累就很大。这就是我们遇到的第一个问题,我们从部分到整体这种系统性的难度没有解决好,我们可能每个零部件造出来都有要求,但放在设备里面去运行,它产生的一些误差就会对设备的运行构成影响。这一点需要不断去做整体误差的分配,系统性的角度去调整,它需要时间,这是第一个难点。


第二个难点,我们现在所做的一些设备,客观来讲它具有较强的价值,比如说攻克光刻机能够解决中国芯片行业的发展,这是非常重要的事情。但是从长远角度看,它的投入产出比可能一般,因为市场空间可能没有那么大;比如说,投入可能上千亿人民币做出来的一台光刻机,投资回报率可能是负的,或者无法覆盖我们的投入,因为国内的市场并不像全球那么大,所以从商业角度去做这件事情并不划算,这也是为什么国内在这一块发展比较缓慢的原因,造不如买。由于现在国外不卖了,所以我们不得不自己去做,有些国家出面来解决这些投入产出比不高的一些环节,是因为纯商业的行为不足以吸引一些社会资本来投入,因为它确实没有很好的投入产出比,这是第二个造成设备国产化比较难的地方。


第三个,设备和工艺的配合,由于国内的晶圆代工厂是设备的客户,它长久习惯了使用进口设备,所以不太愿意去把它的设备换成国产的,因为这会增加整个工艺调试的难度。但现在这些企业没有办法,买不到进口设备,只能去变相使用国产设备替代。这些企业在之前没有动力去替换,但是18年之后不得不去替换,这也是过去几年的一些欠帐。


综上这3个因素是设备国产化的核心难点,如果看一个时间,我们倾向于认为未来两年左右时间我们能够在里面取得很好的突破。


博时基金万琼



最新观点:


港股市场连续上行,哪些指数值得关注?


在过去两年间,港股市场无疑进入了熊市行情,甚至呈现出了“戴维斯双杀”的格局。


如果我们按照收盘价进行计算,自2021年的港股高点到2022年10月末,本轮恒生指数的整体跌幅已经达到了53%,调整时长也超过了1998年以来的历次熊市,可以说,本轮调整行情的回撤幅度和时间长度均已属于历史罕见。


【港股历次行情调整对比】

数据来源:兴业证券,《做多港股:珍惜开放和复苏的窗口期》,2022.12.6。


而本轮港股市场的调整,主要受到了三方面因素的压制影响:首先,是产业政策的冲击,例如2021年开始的互联网监管政策加码,“住房不抄”引导下房地产行业的相对低迷等,在港股“主心骨”板块产业政策不断趋严的情况下,行业盈利逻辑和估值体系均遭遇了较大程度的调整。


其次,是新冠疫情的反复,引发了市场对于国内经济增长预期的担忧,疫情的扰动不仅让我们的生活受到影响,也对不少行业的生产链和供应链产生了冲击,消费数据持续低迷、市场交易情绪疲软,使得股市行情受到了部分压制。


最后,是美联储加息超预期的影响,由于港股市场中海外投资者的占比相对较高,受海外流动性变化的波动较大,在美联储相对激进的加息政策下,全球资本市场的风险偏好显著下降,港股也遭受了部分海外资本的抛售压力。


从各个维度来看,港股市场都已经处在了比较极端的位置,而在这种情形下,一旦相关影响因素发生边际向好,就会迎来比较大的反弹力度。我们看到,自11月份以来,随着利好消息的逐步落地,市场对于资金面和基本面的预期持续改善,港股行情屡次出现爆发式上涨,恒生医疗指数和恒生科技指数的表现尤为亮眼!


那么,这两大港股特色指数,为何会拥有强劲的反弹动力呢?未来的配置价值又该怎么看呢?


对于恒生医疗保健指数来说,该指数较好地代表了港股市场中与医疗保健相关的优质企业,并且成分股在创新药、创新医疗器械、互联网医疗等新经济方向的占比非常高,能够和A股医疗保健板块形成非常好的互补性,从而具备较高的配置价值。


从恒生医疗保健指数的成分股配置上来看,前十大重仓股均为医药行业各细分领域的龙头公司,包括生物科技行业龙头药明生物,互联网医疗服务代表企业京东健康、阿里健康,以及中国生物制药、石药集团、信达生物等知名制药企业,较好地覆盖了创新药、CXO、互联网医疗等多个新经济医疗赛道,具有高集中度、创新能力高、行业代表性强的特征。


值得注意的是,博时恒生医疗保健基金的核心优势主要体现在三方面:首先,是价值性,博时医疗保健是目前市场上主要跟踪恒生医疗指数的联接基金;其次,是差异性,港股作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生物科技公司上市地,拥有大量创新药或生物科技相关的优质标的,在医药创新利好政策频发的情况下具备独特优势;最后,经过这两年的调整后,港股医药板块整体处于比较合理的估值水平,具有较好的投资性价比。


恒生科技指数,则是集合了互联网、科技、医疗、消费等众多行业中,一大批优秀的科技龙头,例如美团、腾讯、小米、快手、京东等耳熟能详的互联网龙头企业,皆位列指数前十大持仓成分股,具有很好的盈利能力和成长性。与此同时,恒生科技指数产品还综合布局了半导体、电子、医药、智能家居等多个板块,安全边际相对单一行业更高,有助于投资风险的分散。


展望2023年,恒生科技或将迎来“戴维斯双击”。一方面,港股业绩增速匹配国内经济而非美国经济,随着国内经济增长回归中枢水平,港股基本面或将好转,恒生科技盈利增速有望由负转正;另一方面,由于恒生科技市盈率和预期净利润同比增速较为一致,盈利预期增速将成为恒生科技估值的主导因素,随着盈利预期增速的抬升,恒生科技估值修复逻辑明显。


站在新年伊始,我们有信心将见证港股春天的再度回归!



郑重声明:首席财经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所涉及标的不作推荐,据此买卖,风险自负。

行情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