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发布

基金观点 | 长城基金张棪:2023年一季度,哪类债券资产机会更多?

发布时间:2023-01-09 23:02:08 来源:首席财经 阅读数:4333

长城基金张棪



最新观点:


2023年一季度,哪类债券资产机会更多?

市场展望


一季度,哪类债券资产机会更多?首先,从综合性价比角度来说,我们认为Q1可转债市场或有较好的机会,原因有几个方面:


从股债收益差的角度看,权益市场优势明显优于债券,并且位置优于过去3年,介于2017年年初和2019年年初之间,处于相对黄金坑中。


从基本面角度看,国内疫情管控、地产政策、美联储加息等权益市场的压制市场的因素发生边际变化。


从拥挤度和筹码角度看,与过去两年不同,目前板块交易的拥挤度程度较低。


从纯债资产内部来看,我们认为信用债的综合性价比有望好于利率债。在去年年末赎回潮冲击下,信用债的收益率上行显著,部分信用风险较低的信用类资产长期配置价值逐步显现。


1

资金面


跨年后银行间资金面出现超预期宽松。周二至周四央行分别开展了500亿元、30亿元、20亿元和20亿元逆回购操作,全周公开市场累计净回笼16010亿元。2022年末隔夜资金本就处于极度充裕的水平,年初央行大额净回笼并没有改变流动性充裕的状态。


银行间质押式回购利率


2

债券市场


存单:上周存单走势整体平稳。1个月存单利率下行幅度最大,其次是1年期存单利率下行4bp至2.46%,3个月存单利率先降后升。


利率债:上周市场出现一定程度调整,全周十年国债活跃券220010累计上行3.75 bp,十年国开活跃券220210累计上行3.85bp。


同业存单收益率


国开债收益率


3

可转债市场


债市较为平淡,消息面缺少催化剂,在资金面宽松的支持下长债利率小幅下行。全周十年国债活跃券220025累计下行0.55bp,十年国开活跃券220215累计下行2.25bp。


可转债指数


汇添富基金胡昕炜



最新观点:


对话消费领军胡昕炜:2023这些消费细分行业值得关注


2023年消费细分行业展望


01 家具行业值得布局


当前保交楼政策非常强劲,居民买房后对于家具需求提升,因此家具行业有望更快增长。


02 港股中的运动服装和食品饮料


随着各种负面因素影响淡化,2023年港股大概率回暖,其中运动服装和食品饮料等行业将迎来成长机会。


03 旅游免税等行业强势来袭


随着疫情放开,居民身体恢复健康,旅游免税行业即将迎来发展机遇,推动消费复苏。


如何看待港股消费投资机会?


01 美联储加息放缓利于港股消费回暖


美联储加息临近尾声,海外资金开始回流,港股消费市场回暖获得优质环境。


02 内地消费复苏促进港股消费同步成长


由于内地的消费逐渐复苏,这对于港股的一些优质消费股而言,无疑是一针强心剂。


03 港股消费市场估值有望蹲低反弹


当前港股消费市场处于历史估值中枢偏下的位置,但当前整个经济上行趋势明显,如今离港股消费反弹的到来也不远了。


如何看待白酒行情复苏?


01 短期看,白酒行业有望迎来需求复苏


伴随着疫情优化措施的落地,居民生活逐渐恢复正常后,白酒作为经济活动的‘润滑剂’,有望迎来需求的逐步复苏。


02 中长期依然有望持续增长


首先,白酒是中国比较好的行业之一,也是比较好的资产类别之一。因为它拥有优秀的商业模式,较高的资本回报率,以及较高的利润率,能给股东创造优异的回报。


此外,白酒还有较强的品牌竞争壁垒,尤其是对于高端白酒而言。这种行业在国内相对来说比较稀缺,消费者愿意为品牌去买单,而不仅仅是为它的使用功能去购买,这一点在某种程度上和奢侈品是类似的。


国泰基金王阳



最新观点:


2022年度一封信:对制造产业升级始终抱有信心


各位投资者大家好,我是国泰基金的王阳。


2022年行情比较极致,四月份经历了罕见的成长股暴跌,随后以新能源、汽车为代表的成长股带头反弹;11月以来债券市场表现不佳,以理财子为代表的绝对收益账户进入负循环,市场“被动抽血”,出现一定的震荡行情。临近年底,市场博弈因素增多,我想结合2022年以来行情的演绎,与大家聊聊2022年的投资感悟,希望能在这个时点给大家的投资之路增添一些信心。


回看2022年的市场,“跌宕起伏”、“大起大落”……似乎哪一个都不足以形容我们所感受到的波折。主要原因在于海外加息周期下资金回流,对全球风险资产带来了负面影响,然而国内流动性反而宽松,因此市场在流动性上有所纠结,股票风格呈现暴涨暴跌。


2022年最煎熬的时刻当属4月份,当时上证综指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从3500点跌到2800点,新能源、高端制造等昔日的景气板块不幸成为回调重灾区。那个时候正值上海防控胶着阶段,我在公司驻守了两个月。作为基金经理,面对一个持续给投资者亏钱的市场,面对扑面而来的对于新能源等景气赛道的质疑,心里真的不是滋味。身心煎熬之余只能通过读书来缓解,我在公司重温了《战后日本经济史》,看到二战后的日本通过发展汽车、半导体等制造业,实现了经济重振,甚至在部分领域赶超了美国,心里对制造业的信念愈发坚定了。从定性角度来看,制造业对于全球任何一个国家都是重要的支柱性产业。中国作为世界第一制造大国,未来一定会向制造强国转型,这中间可能会面临波折,但中长期一定是时代大方向。


正所谓“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着眼当下,我们更应该关注接下来的投资机会,以及如何去把握这些机会。下面我将从宏观和行业两方面展开,与大家分享一些我对2023年机会的看法。


从中期维度来看,宏观经济正处于循序渐进的复苏状态中,流动性大概率将维持相对宽松的态势。虽然2022年市场波动较大,但一些技术创新和竞争格局优化的细分领域还是取得了相对不错的收益。因此在未来一段时间,我们还是会去重点关注技术创新和竞争格局不断优化的细分领域和公司。


聚焦投资端,目前我的整体思路是市值下沉,同时持续看好光伏行业中辅材以及美国和中国的储能标的。市值较大的公司的盈利能力已经见顶,大市值、大alpha的时代已经过去。未来挑选的公司,应当是在收入结构中,新业务占比持续加大的,比如说在医疗设备、先进机床、新能源等领域。希望能够从中观产业出发,挑选出一些能穿越经济周期或者产业周期的公司。短期来说,估值层面已经从高位逐步消化,未来将不仅仅考虑行业的Beta,而是在预期消化之后,去找寻一些原先下跌的公司,挖掘它们的第二成长曲线。目前我认为,大的成长性机会可能依旧集中在双碳及国产替代行业,同时也会适当加大对于以传统经济复苏为周期的一些公司的配置。


对于大家关注度比较高的新能源汽车行业,我认为市场当前对于新能源汽车有些过度悲观。其实对于整个国民经济来说,未来以新能源汽车为代表的汽车产业,营业收入以及行业增速依旧有望靠前。我们会持续关注新能源汽车行业中可能有超额收益的细分环节,比如我们关注到一些公司布局了上游的锂矿、钴矿,甚至布局了中游的材料,如正负极、隔膜等。这些公司未来可能存在一定的复合收益空间,整体而言性价比较高,未来也会持续去跟踪研究。


最后想和大家说的是,投资长期要综合考虑行业空间、竞争格局、业绩、估值等等因素。我们会始终把持有人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在做好风险控制的前提下,力争赚取长期、可持续的回报。对于现阶段的市场,大家可以适度保持耐心,选对投资方向,选对基金经理,用时间换空间,未来大概率会有一个相对不错的收益体验。


再次谢谢大家对我的支持!


国泰基金王阳


国泰基金陶然



最新观点:


致投资者的一封信:波折中愿与大家并肩同行,慢慢实现财富积累


尊敬的投资者:


展信佳。


我是国泰基金的陶然。回看2022年市场,2022年行情比较极致。不管是权益市场亦或是债券市场,都经历了几次较大幅度的调整,投资者朋友们的疑虑也比较多。借此机会,我想跟大家聊聊我2022年对于工作的思考和生活上的一些感悟。


2022年上半年防控比较焦灼的时候,公司许多领导、同事和我都坚守在公司办公,长时间的驻守使得大家的情绪难免有所波动,我也不例外。彼时正值同业存单指数基金的新发,基金的发行、路演、投资组合的配置计划和落实的工作量较大。当时虽然条件艰苦,但是生活也非常简单纯粹,每天有更多的时间可以研究组合的投资管理,也有大量时间可以静下心来阅读提升。让我印象很深刻的一件事是,在我们投研部门所处楼层的入口处,有一块可触摸的电视屏幕,平日里作为会议通告栏,防控期间却意外成为了大家相互交流、鼓励和分享心情的平台。屏幕上不仅有精致的手绘版本的行情分析,还有脑洞大开的隔空机智问答,也有天气转凉的温馨提示,甚至还有充满创意的火锅绘图等等。在那段时间,这块屏幕成为了点亮大家单调生活中的一点星光,带给我们丝丝温暖。


在大家的印象中,债券市场的整体表现一直以来都是相对稳健的,不少投资者都因此选择债券类资产作为自己投资策略中的“稳健底仓”。然而进入2022年11月以来,债券市场出现了近年来少有的剧烈波动,市场上非常多的债券基金,甚至同业存单基金都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回撤。面对突如其来的净值波动,投资者们难免产生焦虑情绪。


在这样的情况下,国泰同业存单虽然也有波动,但整体来看回撤较为可控,也算是帮大家守住了“钱袋子”。我想主要原因则是基于我们对组合风险收益特征的长期坚持,投资策略在考虑抽样复制指数的基础上,始终将回撤控制放在优先位置,通过将资产端和负债端结合,在严控回撤的基础上,追求净值的稳健增长,尽最大努力提升投资者的持有体验。


当前经济处于从弱复苏向复苏过渡的过程中,未来随着经济活跃度的提升,债券市场收益率存在一定的上行压力。但对于偏流动性管理的中短债和同业存单产品,我们认为收益率潜在的上行趋势并非一件坏事。能够带动短端债券收益率逐步上行,并提升组合的再投资收益,使得偏流动性管理组合的风险收益比得到进一步的改善。


在未来的投资策略上,我们也将在密切跟踪基本面、政策面和资金面的前提下,做好各类别资产配置以及比例的动态调整。同时,严防信用风险,规避高风险主体,延续较为积极的投资策略,为持有人在管理好流动性的前提下获取持续稳定的投资回报。


回看2022年,防控静默期间驻守公司的生活虽然单调艰苦,但却也收获了一段难能可贵的历练,过程中克服情绪波动而获得的乐观、积极向上的正能量亦是不可多得的人生财富。在2022年结束之际,我非常感谢各位投资者朋友们选择我们的产品。作为公募基金经理,肩负着投资者的信任与托付,我们更需要在逆境中保持稳定的心性,守护好投资者的钱袋子。愿未来我们仍能一路同行,慢慢积累财富。


您的朋友陶然

2023年1月


国泰基金梁杏



最新观点:


【金玉梁言】至投资者的一封信:未来长期向好,保持信心比金子更珍贵


大家好,我是你们的老朋友梁杏儿!做投资我始终和你们站在一起,无论市场如何变化,我都希望和大家一起成长,共同进退。2022年刚刚过去,想借此机会跟投资者朋友们聊聊去年我对于工作以及投资等等方面的一些感悟。


在过去的一年中,让我印象比较深的还是防控期间居家办公的那段日子。因为组合管理的时效性比较强,如果是居家办公,那就需要对市场进行充分预判,并通过高效的远程沟通,确保操作指令及时执行并完成复核。在这过程中,尤其当有一些突发情况发生,无法实时跟进时,不确定性还是比较大的,内心就会比较煎熬。不过好在有惊无险,一切都非常平稳地解决了。


总体来看,2022年是不平凡的一年。无论是国内疫情扰动、还是美联储的史诗级加息,亦或是海外俄乌冲突……诸多因素影响下,A股乃至全球资本市场波动剧烈,相信很多投资者们的“信心”也是备受考验。但我们一直相信,风雨过后总会有阳光与彩虹,近期随着防控措施优化,股市逐步企稳,不少投资者朋友对2023年行情又有了更多的希冀和期待。


经济数据方面,根据海通证券的预测数据,2023年国内GDP总量或同比增长4.8%,社消零售全年同比增长4.8%,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1%。投资端来看,地产项预计还会延续下行,未来有望得到改善。出口端可能为负增长。所以整体来看,2023年国内流动性会维持总量宽松,但如有通胀则难以大幅宽松。外部流动性上,美联储加息终点或在4.75%-5%,2023年四季度开始可能进入降息通道。


政策环境方面,随着国际关系和地缘政治的变化,增强核心资源和关键技术的供给保障能力成为当下的迫切需求。围绕“自主可控”这条主线,能源、军工、芯片、信创、工业母机、医药等行业都成为资本市场关注的焦点。除此之外,互联网回归常态化监管,金融服务实体的政策基调也将在2023年趋于稳定。


在这样的经济和政策环境下,叠加基本面改善、货币环境相对宽松、政策友好等多重因素的助推,我们相信2023年A股市场行情大概率会优于2022年,同时很多行业和板块也都将会有结构性和阶段性的机会。所以我想对大家说,对我国资本市场要始终保持信心,要用长线眼光去挖掘投资机会。比如像科技成长板块,它是我国科技创新战略的一部分,而科技创新也是我国经济转型的原动力,其中芯片、计算机、新能源、军工、工业母机等等都是符合国家战略导向的关键领域,中长期的成长性不言而喻。但在这里需要提醒大家的是,成长板块波动性相对较大,在选择时,需要与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相匹配。


此外,大消费板块在需求复苏的带动下,也有望迎来阶段性行情。但各个板块间行业差异性可能较大,当下来看,比较重要的抓手可能仍以新能源汽车、医药等赛道为主。尤其是医药板块,重点可以关注生物医药、医疗、疫苗、创新药等细分行业。虽然前期医药板块反弹力度较大,但估值仍位于历史较低水平,随着疫后诊疗的逐步恢复,医药行业的基本面有望进一步改善。再加上集采政策的常态化,未来2-3年医药行业都有不错的投资机会。


聊了这么多,还是想在最后告诉大家:资本市场,一时一事,免不了会有波动,但长远看仍是东风浩荡,保持信心和耐心,有时比金子更加珍贵。


站在2023年的开头,衷心祝愿大家在2023年都能有一个相对不错的投资收成。


国泰基金经理 梁杏


泓德基金


最新观点:


2023年国内经济或迎来反弹?关注这些机会和风险!


2022年已经慢慢离我们远去了,这一年,疫情影响,俄乌冲突爆发,地产失速下行,海外大幅加息,一系列负面因素持续冲击,国内权益市场表现暗淡,主要指数悉数下跌。全年来看,以大盘价值股为主的上证50和沪深300分别下跌19.5%和21.6%,以成长股为主的创业板和恒生科技指数分别下跌29.4%和27.2%。2023年,国内宏观经济反弹高度、权益市场投资机会所在和值得警惕的风险点,是我们年度策略展望重点关注的领域。


首先,对于2023年中国经济,海内外绝大多数研究机构预测会出现明显反弹。通过仔细拆解疫情三年的宏观经济数据,我们发现,2020年,上半年中国经济受到新冠原始毒株的冲击,全年GDP增长2.3%;2021年,我们执行“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动态清零政策,成功应对了年中德尔塔疫情在南京等局部区域的传播,即使下半年房地产销售开始走弱,全年仍实现8.4%的经济增长;2022年,强传播力奥密克戎的干扰,叠加房地产市场失速下行,预计全年经济增长仍将超过2020年,韧性十足。随着疫情防控政策的持续优化调整,以及房地产下行风险得到有效控制,我们对于2023年中国经济实现整体性好转极有信心,实际增速很有可能会超过市场普遍预期。


其次,回望疫情三年,代表全市场行情的万得全A指数累计涨幅11.55%,年化收益率仅为3.7%,远低于权益市场长期历史表现;同时,市场主要股指的估值水平均处于过往十多年以来的偏低分位数。对于市场节奏,我们认为,在宏观经济快速修复过程中,内需为主导的价值类、周期类股票容易产生估值修复行情;随着下半年谋划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绝对增速水平较高的成长股将占优。内需方面可以关注地产相关的家电、家居和前期调整充分的医药;成长方面关注以恒生科技为代表的平台经济和科创50为代表的硬科技板块。


然而,在对未来充满希望的当下,我们又不得不面对奥密克戎病毒的超强传播力,其必然对短期中国经济造成严重冲击,这一点已经从国家统计局刚刚发布的12月PMI数据中得到了验证;同时,疫情三年,部分居民资产负债表受损需要修复,地方财政因土地出让收益大幅下滑而严重吃紧,年轻人的高失业率和民营企业家信心不足等一系列问题犹待解决。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我们认为,此轮市场调整的底部区域或已然探明,虽然市场的上涨不会一蹴而就,短期内面对宏观经济基本面偏弱的现实,难免会有波折,但我们有理由对2023年的权益市场更加乐观一些。(数据来源:Wind,统计时间截至20230102。)



郑重声明:首席财经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所涉及标的不作推荐,据此买卖,风险自负。

行情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