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发布

医药基金净值下半年平均跌近20%;沈南鹏疯狂套现美团超150亿

发布时间:2021-11-10 20:11:53 来源:首席财经 阅读数:6148


【收评:三大指数探底回升 北向资金净卖出近120亿元】

财联社11月10日电,两市午后探底回升,上涨个股明显增多,三大指数收出长下影线。小盘股整体表现偏强,中证1000指数翻红,上证50指数跌0.52%。医药板块午后拉升,沃森生物、恒瑞医药一度冲击涨停;磷化工板块反弹,清水源20CM涨停;半导体芯片、房地产、光伏等板块均有所拉升。总体上个股普遍上涨,超2700股飘红,沪深两市成交额连续第14个交易日突破万亿。创业板新股隆华新材收涨146%、强瑞技术收涨88%,盘中均触发二次临停。盘面上,元宇宙、生物医药、培育钻石、物业管理等板块涨幅前列,盐湖提锂、煤炭开采、汽车整车、饮料制造等板块跌幅居前。截止收盘,沪指跌0.41%,深成指跌0.38%,创业板指跌0.3%。北向资金全天净卖出近120亿元。

【恒生指数收盘上涨0.74% 地产股全线走高】

财联社11月10日电,港股恒生指数收盘上涨0.74%,地产股探底回升,世茂集团涨17%,中国奥园涨超15%,融创中国涨14.9%。医药板块走高,复星医药涨近10%,金斯瑞生物涨逾8%。腾讯控股涨超4%,阿里巴巴涨2.6%。

【医药基金净值下半年平均跌近20%,基金经理:市场对行业过于悲观】

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截至11月8日,下半年以来,医药生物行业指数跌幅19.9%,排在28个申万一级行业指数首位。医药行业整体表现不佳,医药基金下半年来净值平均下跌接近20%。放眼全年来看,医药基金年内平均净值跌幅也达到7%。

对于医药板块在下半年的剧烈调整,前海开源基金经理范洁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医药板块调整有三大原因:“其一,外部行业的相对比较优势,促使以全市场为投资范围的资金从医药行业撤离;其二,医药相关的政策使得投资者对于医药行业产生一些担心;其三,医药行业的投资目前集中度相对较高,导致资金面和市场情绪对股价的扰动变大,从基本面来看,医药行业的三季报基本面依然持续增长,行业的持续调整更多的来自一些非基本面的因素。”(国际金融报)

【量化也栽了!明星私募遭遇大回撤 部分创纪录!发生了什么?】

近期A股市场的极致行情,让大红大紫的量化机构也吃苦头了。

据券商中国记者了解,9月中旬以来,国内明星量化私募产品遭遇了一轮大面积回撤,部分甚至创出历史最大回撤。

为此,衍复等多家公司紧急向客户写信解释,市场风格急剧变化是业绩回撤的重要外部原因。业内人士认为,在监管趋严和竞争加剧的背景下,量化机构此前的超高收益或难维系,野蛮生长也将告一段落。(中国基金报)

【头部量化私募业绩显著回撤 三大核心策略为何集体“掉链子”?】

近期,备受关注的头部量化私募开启了集体回撤模式。

第三方最新数据显示,上周(11月1日至7日)多家头部量化私募的指数增强型产品超额收益为负,部分中证500指数增强产品跌超4%,多只市场中性策略基金和CTA产品也显著回调。一位FOF管理人直言:“量化三大细分策略产品业绩最近都在回撤,导致组合基金表现也较差。”(上海证券报)

【北交所开市在即 私募股权转让有望标准化】

近日,监管层宣布北交所主要制度规则将在11月15日起正式施行。北交所的设立将发挥多层次资本市场的纽带作用,形成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成长路径。

这对创投行业而言有着重要的意义,私募股权基金“募投管退”的良性循环有望再次加速,创新资本可快速形成。这正是近十年来,多地交易所以及区域股权交易中心持续探讨的话题——私募股份标准化转让如何形成系统性市场并产生持续效应。

在业内人士看来,新三板长期以来的实践,以及北交所的出现使上述愿景成为可能。(证券时报网)

【证券类百亿元级私募破百家 量化私募增至25家占比1/4】

《证券日报》记者根据私募排排网最新统计数据,目前,百亿元级证券类私募数量正式突破100家。其中,量化私募数量高达25家,占比四分之一;新晋百亿元级阵营的多家私募,年内收益排名居前,最高收益率突破了80%。

对于量化私募的规模增长,多位私募人士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今年量化私募取得快速发展,一方面在于业绩表现较好,受到了机构和高净值投资者的追捧;另一方面是中小盘股票表现较好,市场活跃度较高,有利的市场环境助推了私募规模的提升。(证券日报)

【年内近九成FOF基金获正收益 绩优产品四大特点浮出水面】

我国首批公募FOF基金诞生近四年来,公募FOF基金业务的数量和规模都有十分明显的增长,发展速度很快。从公募FOF基金的历史收益来看,2020年以前成立的公募FOF基金去年的平均收益率约为24%。

今年,在市场震荡,基金净值大幅波动的背景下,作为基金产品的“专业买手”,公募FOF产品凭借业绩稳健、适度收益、长期增值的特点,在年内仍赢得可圈可点的业绩。(证券日报)

【“双十一”临近,消费主题基金迎布局良机?】

今年以来,由于龙头消费股的表现不佳,直接影响了消费主题基金的业绩,有超过七成的消费主题基金在年内未实现正回报。“双十一”也刺激着消费板块的神经,随着消费板块估值的消化,基民们也在伺机而动。

业内人士认为,“双十一”对于消费的影响只是季节性的波动,很难对消费股产生直接的提振作用。但仍看好消费板块长期投资价值,认为消费板块内部未来会分化,产业业务逻辑通顺的行业和公司估值通过时间和调整的消化后,仍然能提供很好的回报。(国际金融报)

【巨头大动作!疯狂套现美团超150亿,刚又减持400亿小巨人…】

9号晚间,九号公司公告,存托凭证持有人Sequoia Capital China GF Holdco III-A, Ltd.等本次询价转让存托凭证的数量为1760万份,占公司存托凭证总数量的比例为2.5%,本次询价转让的价格为57元/份存托凭证,交易金额10.03亿元。

其中,红杉转让存托凭证数量为630万,近3.6亿元,位居首位,占所持存托凭证数5.92%。原因是“自身资金需求”。据悉,沈南鹏还是九号公司董事。

资料显示,沈南鹏今年出售最多的股票为美团。其中,最密集减持的时间段在10月,彼时美团 反垄断处罚刚落地, 沈南鹏及其关联机构 接连发起大额减持,两周内套现近80亿港元。据不完全统计,沈南鹏及其关联机构2021年已十余次减持美团,套现超165亿港元。(中国基金报)

【博时基金十年"老司基"周心鹏离职 三只产品交给了从外部引入的新人】

近日,博时基金发布公告表示,基金经理周心鹏因个人原因,不再担任博时厚泽回报、博时裕益、博时研究慧远的基金经理。其中博时裕益交由王增财管理,另外两支则交给冀楠。

值得注意的是博时研究慧选于今年9月30日新成立,成立时间不长,这个调整还是很令人意外的。


根据智君科技,周心鹏公募基金管理年限10.7年,离职前在管基金5只,在管规模13.67亿元,代表基金为博时裕益灵活配置混合。他于2001年开始从事证券业工作,到目前经历了20个年头,可谓是公募界十足十的老将。此次离任究竟因何缘由?

有网友表示,周心鹏是财富自由,去了美国。更有人感慨主动基金行业近期的离职率颇高,奔私是大趋势。


主动基金经理离职可能对基金影响,投资人需注意短期基金投资风格和操作风格等发生的变化。(新浪财经)

【英国最大信托投资基金:对投资中国资产仍有信心】

英国最大的信托投资基金苏格兰抵押贷款投资信托基金(Scottish Mortgage Investment Trust)在周一发表的中期财务报告中表示,尽管其近期表现受到所持的大量中国科技公司股票的拖累,但其仍致力于投资中国资产并抱有信心。

据报告数据显示,截止今年9月底,这支信托投资基金共管理着近212亿英镑(约1838亿人民币)的资产。其中,投资在中国的资产占其总资产的16.9%。在前十大投资投资名单中,有三家中国公司的身影:腾讯(Tencent)占4.1%、美团(Meituan)占2.9%、以及中国“电动车三巨头”之一的蔚来(NIO)占2.8%。另外,其对字节跳动(ByteDance)占1.8%,拼多多(Pingduoduo)占0.8%。(中国基金报)


郑重声明:首席财经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所涉及标的不作推荐,据此买卖,风险自负。

行情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