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发布

盈利下滑,市场萎缩!洋河股份被大佬抛售

发布时间:2021-04-28 21:17:27 来源:首席财经 阅读数:7435

易方达基金张坤,因为坚持长期投资、价值投资,被誉为最像巴菲特的基金经理,他擅长对消费行业投资,尤其是白酒行业投资。


在今年一季度最新持仓数据显示,张坤大举抛售洋河股份成为市场议论的焦点,为何洋河股份被大佬抛弃?我们一探究竟。


主力持续抛售洋河股份


A股结构性行情显著,面对估值压力,部分基金产品开始调仓换股。目前来看,基金调仓有两个方向,其一是低估值板块,如金融股和周期股,其二是进一步向龙头股集中。


据wind数据显示,在1季度,洋河股份成为机构重点减仓对象,其中易方达基金持有洋河股份由5349万股降低至3465万股。

图片


虽然明星基金经理张坤在一季度增持贵州茅台、五粮液和泸州老窖,但是却大幅度减持洋河股份,其中代表产品易方达中小盘更是直接将洋河股份从重仓股的位置剔除,而在2020年4季度,洋河股份还曾位居第2大重仓股。


图片


除了机构之外,外资也在持续卖出,据wind数据显示,截至4月27日,洋河股份近5日陆股通资金呈现持续卖出状态,近5日北上资金累计净卖出9.04亿元,外资近期也有持续流出的迹象。


洋河业绩有所下滑


随着前十名白酒上市公司2020年业绩预告或年度业绩快报的公布,在头部公司中,洋河股份是唯一一家净利润增速最缓,也是唯一一家营收下滑的公司。


洋河股份公布的2020年度业绩快报显示,营业总收入约211.25亿元,同比下降8.6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为74.77亿元,同比增加1.27%。


值得关注的是,这已经是洋河股份连续第二年出现业绩负增长。据数据显示,2019年洋河股份的营业总收入和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下降了4.34%和9.53%。


中信建投证券研报指出,在洋河股份多年的高增长背后,其渠道政策的弊端也于2019年逐渐显现出来。主要表现在其深度分销模式下,库存积压、渠道窜货、利润变薄等问题日益突出。


据了解,洋河股份前期销量刚性考核制度导致渠道压货现象日益严重,最终影响厂商关系、扰乱价格体系。


此前有媒体报道称,洋河股份在考核销售业绩方面非常严格,若销售仍然一个月完不成任务公司会找谈话,两个月完不成会被降职,三个月完不成就要被免职。


在如此强劲的考核压力下,销售任务向下层层施压,厂家只能向经销商压货以完成考核,这也是导致库存积压的主要原因。


市场内忧外患


除了自身问题之外,洋河股份还面临着内忧外患的市场环境,一方面市场份额正在向头部聚集,另一方面竞争对手们的实力不断增强。


虽然浓香型依然占据市场较大份额,但是近些年来随着“酱酒热”大潮,市场正在被一步步压缩。2017至2020年酱酒收入年复合增速13.15%,远高于白酒行业整体1.78%的复合增速。目前,酱酒老大茅台是中国白酒企业的领头羊,更是目前世界上市值最高的白酒企业。


从产能角度测算行业空间,2019年以来多数酒企开展产能扩张,扩产计划量合计达18万吨,考虑乐观、中性、悲观三种情形,预期2022年产能规模将分别达到73/65/60万吨,2026年酱酒销量分别为44/39/36万吨,假设行业均价保持4-6%的增幅,综合测算2019-2026年酱酒行业收入复合增速分别为15%/12%/10%,2026年酱酒收入可达3705/3087/2665亿元,占白酒行业份额有望超过30%。对于浓香型市场,预估在未来的3-5年,大浓香市场占比将会从现在的70%下降到50%,但绝对产能仍将会持续增长。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洋河的增长下滑也就意味着其他竞争对手实力在变强,不过在众多竞争对手们中最具威胁的就是今世缘。目前洋河股份的江苏省内市场正在被今世缘“蚕食”,从Wind机构一致预期收入来看,未来洋河依然不被看好。


洋河股份2021、2022年,机构一致预测收入规模大约为239.70亿元、270.55亿元,同比增速为13.47%、12.87%,根据其历史三年一季报收入占全年收入的平均比重(41.56%)计算,洋河一季度收入需达到99.61亿元左右,才能符合市场预期。


今世缘2020、2021、2022年,机构一致预测收入规模大约为51.41亿元、63.36亿元,预期同比增速为5.5%、23.22%、21.31%。根据其历史三年一季报收入占全年收入的平均比重(17.67%)计算,2021年一季度收入需达到25.02亿元左右,才能符合市场预期。


参考资料:

1、洋河式微,YOUNG财经 漾财经

2、洋河VS今世缘,苏酒双龙头2021年4月跟踪,经营差异?,并购优塾


郑重声明:首席财经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所涉及标的不作推荐,据此买卖,风险自负。

行情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