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发布

2023年公募基金关键词(2):清盘、遇冷...菜是原罪

发布时间:2024-01-10 17:58:25 来源:首席财经 阅读数:6024


前文回顾:

2023年公募基金关键词(1):亏钱、失信...

03、遇冷和清盘

亏钱导致投资者失去信心和信任,进而导致新产品则无人问津,旧产品被赎回面临清盘危机

2023年公募基金的发行数量和份额均创近些年新低,从结构上看混合型基金发行占比急剧萎缩,债券型产品大幅提高。

基金清盘方面,据Wind数据显示,2023年以来清盘基金数量达260只,创下近五年新高水平。股票型基金清盘数量创历史新高,FOF清盘数量突破两位数,猛增至2022年的3倍,ETF的清盘数量也迅速增加。

最令人意外的是,2018年市场中拿下“双冠”的博时鑫瑞基金也因触发基金合同终止而清盘,这是公募行业首个清盘的冠军产品。

(近10年基金清盘数量一览表;来源:Wind,截至12月26日)

除了清盘产品之外,目前还有1277只基金合计规模低于5000万元,占基金总数量比重近11%,其中规模不足1000万元的基金则有约149只。

笔者简单盘点了下规模低于5000万元的主动股票型基金,在约250只基金中,净值低于1的产品占比超过80%,仅有4只净值超过1.5,但这4只产品净值要低于2。

笔者将筛选范围进一步加大,规模小于1亿元、成立时间超过3年的主动股票型和偏股混合型基金,成立以来年化收益率低于5%的产品占比要超过80%,年化收益率低于10%的产品占比要达到97%!

以这样的成绩留住客户,是让客户做慈善吗?

总之一句话,留不住客户,是原罪!

04、ETF爆发

对主动基金经理失去信心的另一个体现是ETF大爆发。

Wind数据显示,截至12月18日,全市场ETF数量增加到889只,总份额一举突破2万亿份,创下历史新记录。

全市场有15只ETF的年内份额增长均超过100亿份,包括华夏上证科创板50ETF、华宝中证医疗ETF、华夏恒生互联网科技业ETF、易方达沪深300医药卫生ETF等多只头部产品。

费用低廉、交易便利和更加透明,很多投资者觉得ETF要优于主动型基金,但实际上这是一个误解。

很多人亏钱的原因是不知道自己买的是什么。

像ETF,它跟踪的是指数,指数是由一组上市公司构成,所以归根结底买ETF买的就是一份资产。

而主动权益基金则不同,表面上也是由一系列上市公司构成的组合,但这个组合是由基金经理根据自己的投资体系进行筛选和买卖,所以归根结底买的是基金经理的策略。

投资ETF重要的是投资者的交易能力,而投资主动权益基金重要的是识别基金经理,两者存在本质区别。

另外,我们简单粗暴的对比收益率,主动型基金过去一段时间相较于被动基金也有优势。

给大家两组数据可以参考,成立5年以上的股票型基金有318只,亏损的产品只有30只,占比不到10%,年化收益率超过10%的产品有74只,占比为23%。

成立5年以上的指数型基金有388只,亏损产品有161只产品,占比高达41%,而年化收益率超过10%的产品只有10只,占比只有可怜的2.5%。

考虑到目前A股的生态,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主动型基金依然能够捕捉到的超额收益。

05、红利

红利策略具有“高股息+低波动+低估值”等特质,这就决定了它具备防御属性,再加上“中特估”等题材的加持,一下子让它成为了2023年最引人瞩目的策略。

在2023年年初,部分红利策略产品甚至跟人工智能产品PK起年度冠军。

另外,多家基金公司的国新央企系列ETF产品,一经发售即受资金热捧。招商中证国新央企股东回报ETF、广发中证国新央企股东回报ETF和汇添富中证国新央企股东回报ETF合计募得资金约60亿元,这在2023年的市场环境下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

今年尽管市场连续下挫,但是多只红利策略基金大放异彩,涨幅最猛的一只基金在一周时间内已经获得了4.6%的回报。

首先需要讨论,红利策略值不值得长期配置,答案是值得。

市场上成立3年以上的指数产品有42只,整体来看长期收益率较为稳定,具备不错的投资价值。

但是我们也需要注意不能过度神话红利策略。

从过往表现来看,在牛市中投资者风险偏好更好,低波动的红利策略虽然也能够取得收益,但是相对收益并不算高,最典型的就是2019年和2021年。

一个投资策略长期有效,关键词一个是有效,一个是长期。

有效很好理解,就是决定了它是否能够赚钱。

对于长期,笔者觉得有两重意思,第一重意思是投资策略能够适应不同的市场环境,在市场一轮又一轮的牛熊转换中能够生存下来。

第二重意思是短期存在无效的可能性,得拉长到一定时间才能够保证有效。

举个例子,2019-2021年很多深度价值和红利策略的基金普遍表现不佳,但是2022年和2023年其他策略产品回撤较大,而红利策略实现小幅盈利,综合起来不同策略的年化收益率基本上持平了。

说到这里,大家应该也可以理解为什么我们一直强调优秀的基金经理一定要做到知行合一,要能够坚持自己的策略,亏该的钱,赚该赚的钱。

假设2019-2021年一些红利策略基金经理没有扛住,去追了新能源,没亏该亏的钱,反而赚了不该赚的钱,那么他是否能够在这轮熊市到来之前切换回来红利策略呢?回顾过去20几年的公募基金历史,似乎没人实现!

最终结果是,自己该赚的和不该赚的钱都没有赚到,而且还亏了自己不该亏的钱!

推荐阅读:

红利指数增强哪家强?

对于如何投资红利策略,有三种方式可以尝试:

第一种以平常心拿住。这策略比较考验人性,在熊市比较舒服,毕竟比别人亏损的少,但在牛市就非常难受,因为会比别人赚很多。

第二种以组合形式进行投资。这种比较考验专业能力,如何用不同风格的产品搭建组合应对市场变化,达到东边不亮西边亮的效果,多少需要一些专业能力。

第三种是尝试拥有投资能力,在合适的时间入场,合适的时间出场,实现收益最大化。

最简单的方法还是用估值来判断顶和底,市面上的工具有很多。

牛市末尾最好的选择是中证红利或红利低波动,用它扛过震荡市和熊市,投资体验一定会很好。

熊市末尾为即将到来的牛市布局,应该选择最有弹性的,红利质量、信息红利应该成为重点关注的方向。

消费红利回报最为稳定,能够穿越牛熊,可以作为配置底仓。



郑重声明:首席财经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所涉及标的不作推荐,据此买卖,风险自负。

行情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