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信基金孙晟
最新观点:
军工逆市走强,背后原因是什么?
大家好,我是建信基金孙晟,大家都叫我大圣哥,很高兴分享我的投资观点,欢迎大家关注我并交流评论。
军工一个不怎么让人关注的板块,近期已经连续大涨,是趋势到了吗?其实我前面一直都在分享军工行业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具体如下:
一是体现在多家军工上市公司通过新设,参股和收购,行业内的资源整合更加高效;二是越来越多的军工企业开展股权激励和员工持股,公司的竞争力在逐步提升,以往军工行业多是国企属性的特点,通过股权激励更能提高企业的市场化激励运作,这样对公司的业绩激励也有利好。
军工行业经过了过去近两年时间的较快增长,未来或进入稳定增长期,细分领域业绩差异显著,结构分化加剧或为未来趋势。随着装备技术不断发展,新技术、新产品层出不穷,在新域新质作战领域或将产生较多投资机会。另外,随着中国日益走向世界舞台中央,军贸出口有望成为军工板块新的增长点。
建信基金陶灿
最新观点:
【陶灿说】集体回调,行情结束了吗?
大家好,我是建信基金陶灿,大家都叫我火山哥,最近市场波动较大,后市会怎么样呢?下面是我的一些观点,欢迎交流和关注。
今日市场回调,主要原因或还是市场信心需要进一步修复以及增量资金入场,一个观察指标是成交量的有效放大,重回万亿以上或是一个较好的信号。
对于市场后市来看,参与资金总要一个适应的过程,前面出台了很多利好措施,比如印花税减半,暂停IPO,监管量化交易等,对市场呵护意愿强烈,另外房地产行业出台的措施,比如降低首付比例,认房不认贷的措施,对地产行业或形成潜在利好,需要观察“金九银十”的销售边际变化情况。
所以对于市场下跌或是正常的市场运行,把握大逻辑,角度来看,当下市场或具备较好的性价比,目前需要一些情绪的回升。
信达澳亚基金曾国富
最新观点:
加大自下而上寻找具有投资机会的标的
中国经济复苏态势弱于预期,自7月24日政治局会议以来,我们注意到中国政府稳经济增长的各项政策陆续在出台,同时活跃资本市场的各项措施也积极出台实施。我们预计国内将继续实施宽货币、宽信用政策,流动性延续宽松态势。我们认为市场的政策底已经出现,市场底也将出现。随着稳增长政策的逐步推进,市场风险偏好有望逐步上升。我们认为可以对市场持乐观态度。
中长期,我们认为中国将坚定的执行产业转型升级的发展道理,科技制造等高端制造业仍将是中国未来发展的重点。我们继续看好行业发展趋势好、成长性较好的高端制造行业。虽然光伏行业仍保持了较好的发展趋势,而且未来也仍将有很好的增长空间,但受市场对去年新能源汽车行业走势学习效应的影响,光伏行业走势持续低迷,我们仍聚焦在高端制造业内寻找机会,包括人型机器人产业链、军工半导体、电子产业及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总体而言,我们更偏重于看好行业趋势向好、具有较好盈利增长且估值合理的公司。同时,加大自下而上寻找具有投资机会的标的。
信达澳亚基金李博
最新观点:
继电动化之后,智能化是下一个重点吗?
在一季度的观点中,我们曾预计,传统燃油车降价接近极限,而新能源的新车型集中发布,将带来行业订单回暖,同时锂价见底。回看今年二季度,我们看到特斯拉售价降幅趋缓,比亚迪的冠军版车型定价也较为温和,同时政策上部分未满足国六 b 的车型可延续销售到今年底,也减轻了二季度燃油车的清库存压力。缩量保价的燃油车企增加,部分合资车企半年度销量降幅同比达 20%以上。而新能源车这边,新车型的发布普遍采用了高性价比的定价策略,获得了很高的市场关注度,订单与销量实现逐月回暖,锂价也稳定在一个区间内,整体价格波动降低。这些积极的行业变化已经体现到了今年年中的汽车整车行情当中。
处在今年的下半场,汽车的订单和销量也逐步从淡季转向旺季,我们认为新能源强势新车型的订单获取情况乐观,车企交付能力逐月提高,将使得行业年中的销售淡季不淡。而下半年进入旺季后,新车销售电动化渗透率将有望进一步提高,使市场对年底和明年的车市变得乐观。细分赛道上,我们仍然看好产业链下游相关的头部整车企业。同时在行业分析的传统框架之外,这半年来我们观察到 AI 引领的科技变革影响深远,我们看好 AI 加速智能驾驶与机器人的发展,判断未来擅长智能化的车企将获得更高的市场份额与品牌溢价;而由特斯拉领衔的人形机器人行业,结合了美国的创新优势与我国的高效产业化能力,未来几年或将成为特斯拉产业链甚至整个高端制造行业的新增长蓝海,这是近年来关注新能源车产业链的投资者们熟悉的剧情。
信达澳亚基金杨珂
最新观点:
医药存在“内忧”,我是如何去投资布局?
医药医疗板块,近几年陆续都经历了一些“内忧”, 前几年有疫情扰动、集采政策影响,当前也有反腐和医疗改革影响,这过程中也持续存在市场情绪的影响。
我们都看到医药板块经历了很多“忧”,但我们更需要在“忧”中看到“喜”。前几年疫情的影响基本已经不存在,当前国家稳经济大盘多项政策推出,我国医药医疗行业有望进入复苏阶段。同时医药板块当前估值分位较低,优秀的医药公司基本面依旧坚挺,其投资性价比较好。也就是说,当前医药医疗行业虽然遇到很大的难点,但仍然存在一些优秀的公司,他们的业绩依旧能保持亮眼的增长,这也需要我们不断挖掘,在黑夜中找到众多亮眼的星光。
我当前选择投资哪些个股公司,更多是聚焦公司本身,而不是当前行业的变化。许多市场热炒的板块,如果没有业绩的支撑,我基本是不会介入的。投资的核心在于你对自己选择的个股到底是不是足够了解,对于标的估值要有清晰的认知,而不是让市场情绪决定你的投资决策。因此大部分的时间都要花在研究上,弄清楚一个公司到底值多少钱,不断去验证和思考,在确定性比较高的情况下,再进行布局。
我在投资上是为了赚取企业业绩增长的钱,对企业估值提升带来的收益不会刻意追求,高成长的公司是我的重点寻找目标。所以只要公司的业绩能保持高增长,其基本面优秀,估值回调有望是提供较好的布局机会。内忧问题其实对于医药的长期发展来讲并不是决定性因素,这拉长时间来看,医药始终是一个刚需的板块,其业绩是相对稳定的,我们需要有长期战略眼光,期待医药在经历低谷后不断攀升。
信达澳亚基金李淑彦
最新观点:
经济复苏动能逐步增强
目前整个中国经济复苏偏弱的情况下,整个盈利预期也要比我们年初的预估明显要低,现在的中国经济的一个相对的复苏偏弱,我们从疫情才走出来了半年时间,这个经济走出这种疫情创伤是需要时间的。尤其还叠加了对于地产行业的一个规范整顿,导致居民端,或者说企业端都会可能有一些去杠杆。中国经济正处在一个转型的过程中,我们要去调结构,让未来整个经济走的更长,更健康的话,那确实短期会有一定的痛苦。如果去看明年整个经济的话复苏动能还是会增强,所以对未来还是要有信心。下半年市场整个风险是大幅下降了,整体估值无论从PP还是PE处在一个非常高性价比的区间了,整体判断可能会是一种结构性和波段性的机会。目前看来包括美国的经济,美国的通胀确实都在明确向下。尤其通胀可能下行的更清晰一些,经济动能会稍微偏慢一些,因为它这两年美国整个财政基建是明显超预期的。但我们觉得美国经济也会下行,导致整个海外利率往下走,从而突出A股的机会。伴随着中国金融风险的逐步释放,逐步企稳之后可能A股会迎来整个贝塔行情。
信达澳亚基金邹运
最新观点:
“酱香拿铁”走红,看新消费场景的崛起
近日,贵州茅台与瑞幸咖啡推出的联名咖啡“酱香拿铁”在网络上走红,单品首日销量突破542万杯、首日销售额突破1亿元。“美酒+咖啡”的组合,迅速在年轻群体中引发了激烈的讨论。毫无疑问,这次的跨界联名可以说是一场现象级的营销活动。
近年来,新消费理念正在不断崛起,跨界合作正是实现新消费的一种重要方式。从“酱香拿铁”的“出圈”,我们可以看到以茅台为代表的传统消费公司,也在深度布局年轻化消费群体。随着80后、90后的消费力逐渐崛起,如何在年轻群体中建立认知、抢占年轻人的心智,成为传统消费企业应对消费场景的变化、保持自身身品牌竞争力的关键。
整体来看,目前居民消费仍然相对谨慎保守,年轻人群逐渐为消费市场带来更大的动能,消费习惯的变化、消费场景的迭代,助推平价消费与品质经济市场持续增长。预计未来大消费赛道还将出现更多新的机会点,我们也将持续跟踪能够适应新的消费环境、保持自身“护城河”的优质企业。
信达澳亚基金是星涛
最新观点:
关注网络安全和政务信息化等板块机遇
各位投资者朋友,大家好,在上一期的周观点里面,我和大家讲了一下我对一些板块的观点看法,上一期我主要讲的是可选消费和互联网,这一期我想继续讲一下计算机和港股的观点看法。
大家从公布的二季报可以看出,我的持仓前十大有港股的标的,主要是大型互联网公司,对我来说,港股互联网其实跟A股消费是两位一体的,都是中国总量经济的一个映射,也是外资对中国经济信心的投票。现在机构是减量核心资产的,主要的边际变量就是外资,而外资主要是看中长期的信心以及短期的汇率波动,这两个目前正好是同向的。所以,我觉得目前其实是有进攻性机会的,这个是港股的观点。
再来讲一讲我对计算机的看法,其实一直关注我的投资者应该知道,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我就在关注计算机板块的走势,在此前的观点中,我也有提到这一点。近期,我们看到很多的顺周期类的计算机,其实位置是很低的,包括网络安全和政务信息化。本质上都是To-B和To-G的模式,前几年财政支出压力较大,也对这类行业造成影响。目前来看,既然我们对后面的整个顺周期的展望是正面的,那这些品种后续都会是有弹性的。我们看到,现在一些政务以及网络安全的订单还是可以的,现在的估值又很低,因此,我觉得还是比较看好这类标的并且会保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