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发布

基金观点|信达澳亚杨珂:为何现在的医药和前几年的不太一样?

发布时间:2023-07-28 22:42:55 来源:首席财经 阅读数:1944

信达澳亚基金邹运



最新观点:


结构性行情下,关注哪些机会?


今年上半年,A股市场呈现结构性分化,其中人工智能、机器人表现突出,成为市场亮点。长期来看,我个人对于智能化未来的发展趋势是十分认同的,但产业的落地情况、产业的发展周期还要具体去看,过高的预期背后可能也会蕴藏风险。


在行情分化的市场环境下,如何去伪存真,寻找真正优质的成长机会?我们更多关注几条主线。第一,中国品牌电视的高端化及全球化,中国电视品牌凭借多分区背光和优质画质芯片,实现对海外高端 OLED 电视的快速追赶和弯道超车,且性价比突出,在全球需求疲软的背景下,实现海外市占率的快速提升,这也是消费品中少有的可以同时享受高端化和全球化红利的品种,成长空间广阔,竞争格局较好;第二,空调行业困境反转的机会,目前国内及海外空调消费处于低库存周期,有望迎来困境反转,同时中央空调这一细分赛道的渗透率也在持续提升;第三,汽车智能辅助驾驶升级将带来相关检测及认证的大量需求,新车型需要完成各项专业性测试和认证,对于龙头检测公司,标准的认证和规则制定的玩家是少数的,车企间的内卷和智能化的竞争都将转化为龙头检测公司较大的成长空间,商业模式较好;最后,产品升级+一带一路出海,对于大部分公司来说,国内市场已进入红海阶段,在内需疲软叠加欧美政策扰动的背景下,一带一路国家城镇化、工业化的过程反而为国内公司提供了新的增长空间,中国的新能源客车、重卡、大马力推土机、大吨位矿车、高铁、特种装备设备已经在海外市场大展拳脚,海外产品价值量高,盈利能力好,海外利润占比甚至超过国内,“大国重器”出海为一批公司开辟了第二增长曲线。


不盲目追逐热点、不随波逐流,在当前结构化的行情下,确实知易行难。我们也会秉持一贯的投资思路,力求为投资者朋友们寻找具有长期投资价值的优质标的。


信达澳亚基金李博



最新观点:


什么样的公司值得我们提前关注到它?


每次到产品的讨论区去看用户的留言,总会看到部分用户会对持仓的个股发表意见,印象中本基金持仓的几只个股先后都被投资者做出一些点评,有好的声音也有质疑的。我们也通过每周的观点一直向大家传输我们当前的投资观点,我们关注的重点是,一些在新能源车板块下跌幅度大时,在经营情况能率先企稳的、在周期回升时有比较高弹性的公司,这样的公司展示出在逆境中的经营能力,也能体现他本身具备独特的有优势的护城河。这样一些公司值得我们在左侧时关注到它。


在去年某些车企新车型被抨击时,消费市场一度不看好,但到今年,它整体销量有质的提升,主要是其用户定位和用户体验做的比较好;再看年初个别车企推出的车型同样被市场不看好时,它依旧深研自动驾驶这一类的智能化设备,这慢慢也变成其的竞争优势,近期也获得一些国际汽车龙头青睐,进而发展出一些合作机会。我们需要做的是挖掘出在新能源车产业链中真正有竞争力的好公司,汽车是大宗消费品,也是国家复苏进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虽然当前国内经济复苏节奏仍偏弱,但只要是在复苏,那就是处在上升周期,国家也在通过各种措施手段发力去推动复苏,具体是否真的有效,我们需要等待时间的验证,但不可否认,走在复苏的路上,很多事情的发展需要我们更加具备前瞻性。


在经济处于上升周期时,新技术进入导入期并向成长期发展,同时资金充裕,人们的想象力也丰富,这为选择潜在的行业提供了巨大机会。然而,我们必须考虑到许多扰动因素,这些因素可能成为重要的影响因素。在整个框架中,我们需要综合考虑经济周期是否适宜当前的产业发展阶段,并在当前这一轮周期,选择高端制造各种领域的轮动机会,新能源车这一大方向是我国重要的高端制造之一,在其中也能挖掘到很多细分机会,也希望大家在投资新能源车板块时,坚定对这一产业发展的信心,新事物的更新迭代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


兴证全球基金张济民


最新观点:


什么是无痛攒钱


最近看到一个概念,很符合我的口味:无痛攒钱。


什么叫无痛攒钱?就是在不降低生活质量的情况下降低成本。通过更换渠道、降级平替等方式实现消费支出的“帕累托改进”。举个简单例子来说,同一款手机,由于不同平台补贴力度不同,消费者实际购买金额也会存在差异,选择最便宜的平台购买,既可以在没有任何额外损失的情况下,获得金钱的节约和精神的满足。


其实我一直在说,我们团队在投资上是一个非常关注交易成本的团队,我们团队的人都对如何“无痛攒钱”有着极其深入的研究,对各种返现、优惠了如指掌,而对各种溢价、奢靡、智商税恨之入骨。钻研无痛攒钱,体现的是勤俭节约的朴素精神,同时也能帮助我们发现生活;同理也可以应用在投资中,有机会聚沙成塔、集腋成裘。


那我们可以通过哪些手段进行无痛攒钱呢?需要注意的是,有一些方式会伴随一定的风险,有些就完全是更优解。我在这里先抛砖引玉、随便聊聊,大家如果有自己的省钱、攒钱心得,或者更好的方式,欢迎留言一起讨论。


1、订酒店、机票:一些app上有专门帮订酒店、机票的机构,也有一些酒店兑换券转让,一般能比官方平台还要节约20%-30%。(有一定风险)


2、餐饮:点评、DY、银行app,用餐之前搜一下,或者直接问店员,可能会有惊喜。(无风险)


3、关于基金平台:不同平台申购费折扣会有不同,多平台买基金可能稍微有点麻烦,鉴于长期持有的角度来看,麻烦一次还是可以省不少钱的。此外,现在不少平台成为VIP后可能有送书、油卡、视频会员、自助餐券、接送机等不少福利,该薅的还是要薅。(无风险)


4、关于买基金:买基金的时候很多人都会遇到选A类还是C类的问题,首先我们要明白两类收费模式的差异,A类收费模式为:管理费+托管费+申赎费(一次性收取);C类收费模式为:管理费+托管费+销售服务费(年费率,按日计提),可以看到,因为销售服务费是随着我们持有时长逐日累加的,因此很多朋友在选择的时候,一般会简单地遵循短期持有买C,长期持有买A的逻辑。这个逻辑大概率是正确的,但也有少数特殊情况,这里简单地跟大家举个例子,以我们低波动小幸福策略最新的调仓来说,我们增加了2只债基,一只C类、一只A类,原因是什么?我把两只基金的费用明细给大家看下:



鉴于我们策略建议持有期为6个月-1年以上,两个基金怎么选不言而喻了吧?因此基于自己的投资期限选择合适的基金,1年也能省下不少费用,尤其是对我们做组合投资来说,基本上可以算作确定性超额收益了。(无风险,但需要考虑清楚自己的投资期限)


5、关于放假前买什么理财:有时周末或长假前资金不知道放哪里好,放假前2个交易日买入货币基金,由于货币基金每日均享有收益分配权,且风险等级较低,投资人可以享受假期间产生的收益。(基金投资有风险,资者购买货币市场基金并不等于将资金作为存款存放在银行或者存款类金融机构。)


以上,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自己再摸索下。


当然,好不容易省下的钱,可能一天就跌没了。


但生活不就是这样吗,消费时精打细算,补仓时挥金如土,该省的还是要省啊!


信达澳亚基金李淑彦



最新观点:


当前为何更应重视持续性现实追踪?


随着最新经济数据的披露,经济疲弱的现实不断显性化,市场对于政策放松的预期逐渐升温。在交易政策预期时,相对于事件性的信号,应更重视持续性现实的追踪。原因在于:


财政方面,预算内国债空间的后置,成为了下半年更为确定的财政发力来源,这也意味着,此前市场期待的“特别 国债”等“大招”的必要性并不充分,出现事件性信号概率较低。


房地产方面,一则,中央基调始终不变,政策变化在于地方,市场对政策的期许应回归地方,更多跟踪平均按揭利 率和各地地方性政策的变化;二则,尽管地方政策持续放松,但房地产销售仍无明显起色,相对于政策的变化,跟踪需求的持续性改善才是核心。


货币方面,随着OMO利率的下调,后续MLF、LPR下调已成大概率事件。但当前经济的棋眼并不在于继续扩大普 遍性的呵护,而是如何平衡结构、针对性地激活居民部门的信贷需求。综上我们认为,符合产业政策和产业趋势的地方或将有更大的beta机会。


最后,由我和宋东旭作为拟任基金经理的信澳鑫瑞6个月持有期债券正在募集中,感谢大家的支持。这只基金拟采用股债配置的投资思路进行投资,力求稳中求进,帮助投资者获得更稳健的收益。


信达澳亚基金杨珂



最新观点:


为何现在的医药和前几年的不太一样?


为什么现在消费和医药这两个关乎民生的板块还是这么弱?这是很多投资者会问到的点。反应到现实情况,就是现在就业率为何不理想?居民为何不愿花钱?


经济疲软是主要原因之一。一季度大家对院内医疗的复苏充满期待,但随后数据表现疲弱,四五月份逐渐下滑。我在五月份的调研中发现,尽管疫情结束,但经济复苏仍需要时间,地方财政和医院的收入也受到影响,消费医疗公司整体疲弱,消费者普遍减少或延迟消费。在医药赛道中,许多原料公司过去依赖出口订单,但海外需求减弱,欧美产业链重组导致他们对国内产业链感到不安全。院内手术量有所恢复,二季度数据良好,但高估值需要谨慎对待。


医药板块一直以来受行业政策和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较深,作为成长股的一员在今年的经济增长压力影响下也同步出现回调。短期来看,当前市场风险偏好下行,叠加国内外政策和宏观环境的变化,医药行业较难像前几年出现长时间大幅走高,和前几年医药的头部公司估值快速上涨相比,当下我们更需关注公司标的的性价比,更看重业绩的增长确定性。


除了企业的业绩增长,今年我也加大了对国企改革逻辑的关注。尽管医药被认为是刚需行业,但在微观层面,消费者仍选择减少消费或推迟消费,这一现象是我们不能忽视的,既要看好的方面,也要看到不好的地方。清晰认识到真实情况和发展趋势,持续自下而上寻找在医药中业绩增长确定性更高的标的。


信达澳亚基金曾国富



最新观点:


继续看好行业发展趋势好、成长性较好的高端制造行业


刚刚过去的2季度,中国经济仍处于弱复苏状态,市场原来预期的促经济、稳增长政策未如预期出现。市场整体处于震荡下跌过程中。前期表现较好的AI、“中特估”板块总体也处于调整状态。本季度各主要股票指数均下跌较大。我们仍坚持成长股的投资思路,主要配置在光伏、军工半导体、充电桩、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机器人板块等行业。组合中,部分光伏、汽车零部件、机器人板块、充电桩板块对组合带来一定贡献。但也有部分光伏、军工半导体对组合带来较大拖累。


6月综合PMI产出指数为52.3%,高于荣枯线,企业生产经营总体保持扩张态势,经济仍处于弱复苏状态。国内宽货币、稳信用政策将延续,流动性延续宽松态势。政策方面,短期“稳增长”政策大概率是基于托底经济的稳增长。目前市场预期较为悲观。但我们认为随着稳增长政策的逐步推进,市场风险偏好有望逐步上升。短期市场应持谨慎乐观态度,中长期我们继续对市场持谨慎乐观态度。


未来一段时间,预计市场仍将是板块、行业大幅分化。接下来的一段时间进入上市公司中报披露期,中报业绩较好的板块、个股有望获得较好的表现。自下而上选择个股较为重要。中长期,我们认为科技成长等高端制造业仍将是中国未来发展的重点。我们仍继续看好行业发展趋势好、成长性较好的高端制造行业,我们将继续在新能源、半导体、机器人等板块中挖掘投资机会。我们更偏重于看好行业趋势向好、具有较好盈利增长且估值合理的公司。


信达澳亚基金是星涛



最新观点:


关注经济修复及顺周期组合两条路径


2023年二季度主要股指下跌,其中沪深300下跌5.15%,创业板指下跌7.69%,恒生科技下跌9.12%;分行业风格看,TMT上涨较多,消费、医药大幅下跌。


二季度的市场预期是弱复苏,但真实的复苏力度再一次低于了此前的预期。尽管我们看到了大量的人员流动恢复,但是房地产、互联网等行业并未进入扩张阶段,居民消费行为也相应保守。市场再度进入了基本面低于预期,流动性不缺的组合,因此市场要么选择低估值的必选进行防御,要么选择短期无法证伪的AI科技浪潮进行进攻。同时人民币汇率持续贬值,对于消费、医药为主的核心资产也产生了很大压制。


必须承认此前对于经济的修复过于乐观,但是道路的曲折不代表方向的错误,疫情之后的复苏呈现出反弹、蛰伏的交替也属于正常情况,当下就断言无刺激则经济衰退,未免为时过早。产业结构的调整必然带来阵痛,但同时也要看到大量未被满足的需求,能够创造大量过去未曾设想过的投资、就业机会。同时我也不同意居民消费整体衰退的说法,消费的复苏有目共睹,空调、汽车等高单价耐用品的销售今年并不差,航空票价、酒店价格也在刷新新高,说明居民的消费行为虽然保守,但并非能力的缺失,对性价比的看重更多代表了消费心态的成熟。


ERP角度,大市值指数如中证100和沪深300的动态ERP已经接近历史极值,隐含预期过于悲观;港股的ERP虽然不高,但主要在于利率太高,一旦进入降息周期,弹性很大。


在结构选择上,我们不妨假设两个路径,第一条路径是经济慢慢自我修复,底部扎实,出清充分,消费、医药、港股互联等核心资产会有很坚实的底部,赔率空间也不小,缺点是时间的等待,需要真正去做时间的朋友;第二条路径是顺周期的低胜率、高赔率组合,代表方向是房地产、基建、政府支出等方向,建议观察地产政策、地方政府债务化解的动态发展,届时右侧布局。




郑重声明:首席财经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所涉及标的不作推荐,据此买卖,风险自负。

行情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