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知道,基金的规模越大业绩越不好做,但是今天无意间发现了一个违背常识的数据。
注:数据来源于Wind,成立年限3年以上,类型为主动权益基金(普通股票型、偏股混合型、股债平衡型和灵活配置型)
注:数据来源于Wind,成立年限5年以上,类型为主动权益基金(普通股票型、偏股混合型、股债平衡型和灵活配置型)
我们先来看看两组数据,不知道大家能不能看出一些端倪。
下面笔者来分享下个人的一些思考。
需要说明,既然是个人思考,肯定有主观臆断掺杂其中,再加上数据的角度不够全面,所以肯定有不严谨不全面不正确的地方,仅供大家参考,欢迎大家讨论。
1、规模越大的基金,业绩反而越好?
无论是成立时间超过3年还是超过5年的基金,规模超过100亿元的基金成立以来实现正收益率的概率都为100%,年化收益率超过10%的概率均是最高一档。
有意思的是,随着规模的下降,无论是实现正收益率的概率,还是年化收益率超过10%的概率,反而在不断地降低,而且是依次降低。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有趣的情况?
规模较大的基金数量较少,样本可能不够充分,这是客观因素之一。
而另一个重要的原因,也是笔者反复说的,规模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实力的体现。
如果一只基金成立超过三年或者五年,如果它业绩上没什么表现很难留住投资者。
与之对应,规模小于0.5亿元,成立时间超过三年和五年的基金,无论是成立以来正收益率的概率、年化收益率超过10%的概率、近三年和五年正收益以及跑赢沪深300指数的概率均是最低一档。
这个反向数据也同样说明问题,如果一只基金成立之后业绩始终没什么起色,投资者只会慢慢远离。
2、为何近3年规模越大,跑输沪深300指数的概率越低?
近三年的时间维度看,规模越大的基金,实现正收益和跑赢沪深300指数的概率反而越低,这与我们第一个结论矛盾。
笔者觉得这个可能跟当前比较特殊的市场环境有关,投资者避险情绪浓重,资金持续关注银行、券商、电力等红利资产,而这些又是许多指数的权重板块,进而拉升了相关指数。
但是,这些弹性不佳、成长性不足的红利资产并不符合主动基金经理们的审美,所以也就造成了基金经理们跑输指数的现象,这个底层逻辑需要看清楚。
另外,笔者聚焦的维度是成立三年以上和成立五年以上的基金,并且以较长的时间维度去看主动基金,主要原因也是近三年的行情比较特殊,而且并非是一轮完整的牛熊。
3、规模越大,业绩越稳健?
我们再增加一个维度,各个规模区间近五年基金最高收益率和最低收益率。
可以看到,近五年最高收益率的基金诞生在了5-20亿元区间,但20亿元以上规模的基金最高收益率其实差别不大,而20亿元以下的基金反而下了一个档次,小于0.5亿元规模的基金,最高收益率最低。
从亏损的角度看,规模越大最大亏损幅度越小,规模越小最大亏损幅度越大。
规模较大的基金收益率可能不会很高,但就长期业绩而言可能较为稳健。
4、规模的启示
本文罗列的数据只是一个维度的切片而已。
底层逻辑还是“业绩是因,规模是果”,而非基金达到一定规模之后业绩就会变得稳健。
但是,这为我们普通投资者选择基金提供了一些借鉴的维度。
如果长期投资,以20亿元规模作为选择基金的门槛可能会更加稳妥。
20亿元是一个清晰的分水岭,规模大于20亿元的基金,赚钱的概率、年化收益率大于10%的概率都要有明显的提升。
作为普通投资者,大可不必“舍近求远”、“舍难求易”,在沙砾中寻找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