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发布

基金观点|汇添富乐无穹:港股见底?恒生科技能加仓了吗?

发布时间:2023-06-06 21:36:17 来源:首席财经 阅读数:3405

博时基金万琼



最新观点:


美国市场加息预期反复,预期6月大概率加息25BP


一、宏观经济方面


1、 美国宏观经济数据


5月非农新增就业大幅超预期,失业率回升。美国5月非农新增就业依然强劲,新增非农就业33.9万人,大幅超预期19.5万人和前值29.4万人,服务业仍是就业增长主要拉动;劳动参与率62.6%,与预期和前值持平,相较疫前仍有缺口;时薪同环比小幅降温,同比4.3%,低于预期值和前值4.4%,环比0.3%,低于预期值0.3%和前值0.4%。4月职位空缺由974.5万升回至1010.3万人,高于预期940万,年内首次扭转收缩趋势,主要由零售、教育医疗、交运公用等行业拉动。失业率回升至去年10月水平3.7%,主要是由于用于计算失业率的就业人数在5月下降,与非农新增就业表现有分歧。当前大幅增长的就业和仍在高平台的工资增速意味着通胀的上行风险并未完全解除,叠加紧信用效果尚不显著,联储政策可能仍需进一步前进。


美国5月ISM制造业PMI继续收缩。美国5月ISM制造业PMI指数由47.1下降至46.9,低于预期的47,已是连续第七个月低于50荣枯线,是次贷危机之后的大衰退时期以来收缩持续时间最久的一次。利率上升及信贷紧缩对制造业需求造成打击,新订单分项下滑至42.6,前值45.7;价格分项大幅下滑至44.2,前值53.2,预期52.3。



2、 海外经济情况


欧元区5月核心通胀初值超预期下行,但通胀持续性不可忽视。5月欧元区多国调和CPI通胀初值超预期下行,欧元区整体5月调和CPI环比初值0%,低于前值0.6%和预期值0.2%;核心调和CPI同比从前值5.6%下降至5.3%,低于预期的5.5%。分国家来看,德国5月调和CPI环比-0.2%,低于前值0.6%和预期值0.2%,调和CPI同比初值6.3%,低于前值7.6%和预期值6.7%;法国调和CPI同比由6.9%降至6.0%,西班牙调和CPI同比由3.8%降至2.9%,意大利调和CPI同比由8.7%降至8.1%。尽管欧元区通胀在5月出现明显改善,但欧央行行长拉加德在数据公布后仍表示,欧元区通胀依然过高,且在工资上涨的压力下,通胀面临持续性的风险,央行仍有必要采取紧缩政策。


欧元区在持续加息下,经济下行压力逐渐显现。继上周公布的数据显示德国经济已进入技术性衰退,本周相关数据再度显示出欧元区的经济下行压力。5月欧元区市场情绪低迷,经济景气指数从99下滑至96.5,工业景气指数从-2.8下滑至-5.2,服务业信心指数从9.9下滑至7,一系列指标均不及预期。分国家看,德国4月零售销售同比从-5.8%下降至-8.6%,远低于预期-5.8%;法国消费支出同比从-3.4%下降至-4.3%,低于预期-3.6%。


日本4月工业产出增长不及预期,国内股市外资流入放缓。日本4月工业产值环比超预期下降,从1.1%降至-0.4%,低于预期1.4%,其中机械、电子元件和设备是主要拖累。同时,5月26日当周外资对日本股票的净买入额从8675亿日元下降至3792亿日元。在经济表现不及预期的背景下,关注本轮日本股市上涨行情的可持续性。


韩国一季度实际GDP超预期增长,进出口降幅低于预期。韩国一季度实际GDP同比增长0.9%,高于预期和前值的0.8%。尽管出口需求持续疲软,但5月数据降幅小于预期,出口同比-15.2%,低于前值-14.3%,但好于预期的-16.3%。进口方面,5月同比-14%,低于前值-13.3%,但好于预期的-14.4%。整体贸易条件边际改善,贸易逆差从26.5亿美元收窄至21亿美元,好于预期25.3亿美元。


3、 海外央行动态


部分官员认为美联储6月应暂停加息。费城联储主席哈克表示,美联储利率水平已达到或非常接近限制性区间,应该在6月份会议上先跳过加息一次,没有必要在每次会议上都加息。美联储理事Jefferson也认为,6月会议倾向于维持利率不变以进一步研判更多数据,但暂不调整利率并不意味着加息周期已经结束。


此外,仍有部分官员对通胀前景保持警惕。圣路易斯联储主席布拉德表示,目前尚不能完全保证通胀将持续下行。里士满联储主席巴尔金认为,通胀比许多人预计的更加顽固,很难指望光靠加息就能够彻底遏制通胀,需要通过降低需求的方式来降低通胀。美国前财长萨默斯认为,如果美联储选择在本月政策会议上按兵不动,那么就应该对7月加息50基点持开放态度。


欧央行或仍将继续加息。上周欧央行公布的5月份货币政策会议纪要显示,大多数欧央行官员仍对核心通胀走势感到担忧。欧央行行长拉加德再次强调,尚没有明显证据表明欧元区核心通胀已见顶,当前距离利率达到足够限制性水平还很远。多位官员仍支持进一步加息。如欧央行管委Makhlouf以及Simkus均认为,欧央行将在6月、7月进一步加息。欧央行管委Valse以及Kazas也表示,欧央行需要进一步加息才能达到2%的通胀目标。欧央行管委Muller同样预计,欧央行可能会再加息至少两次,有关明年年初降息的预期可能过于乐观。


部分官员认为未来欧央行加息幅度或相对较小。欧央行管委Villeroy表示,过去一年利率的快速上升开始对通胀压力产生影响,余下的加息将是“相对微小的”。欧央行副行长Guindos认为,目前处于加息的“最后阶段”,进一步的决定需要看数据表现,加息25BP将是新常态。


日央行将继续实施货币宽松以实现通胀目标。日央行行长植田和男表示,目前尚未达到可持续的2%通胀水平,将继续购买长期日本国债,以及继续有耐心实施货币宽松。


4、 本周关注要点



二、主要指数相关情况


1、 一周指数表现


上周,纳斯达克100指数整周上涨1.74%。标普500指数整周上涨1.83%,其覆盖的11个行业板块全部上涨。其中,非必需消费领涨3.27%。


数据来源:Bloomberg


2、 配置建议


美股:北京时间6月2日上午,美国债务上限法案已在参议院投票通过,拜登于6月3日签署该法案,从此困扰市场一段时间的债务上限问题已经得到解决,短期将有助于提振市场情绪和风险偏好。但财政部满足正常支出需求以及增加库存现金(TGA账户)都可能增加债券供给,进而给美元和美债带来向上压力。此外,债务上限法案通过限制部分财政扩张,将进一步压低M2,中期来看反而或有助于压制增长和通胀。


市场加息预期反复,截至6月3日,市场由上周预期6月大概率加息25BP,转为预期6月有74.7%的概率停止加息。


全球市场:股票转为流入,债券和货币市场继续流入;美股和新兴市场转为流入,发达欧洲继续流出


跨资产:全球股票转为流入,债券继续流入,货币市场继续流入。本周全球股票型基金转为流入148.02亿美元(vs.上周流出39.36亿美元);债券基金继续流入11.22亿美元(vs.上周流入94.53亿美元);货币基金继续流入111.89亿美元(vs.上周流入230.63亿美元)。


跨市场:美股转为流入,发达欧洲继续流出,日本继续流出,新兴市场转为流入。美股本周转为流入123.14亿美元(vs.上周流出14.45亿美元),发达欧洲继续流出18.12亿美元(vs.上周流出10.89亿美元),日本股市继续流出6.89亿美元(vs.上周流出10亿美元),新兴市场转为流入48.38亿美元(vs.上周流出4.75亿美元)。


美国内部,美股ETF基金流入185.07亿美元(vs.上周流出43.17亿美元);美国高收益债流出12.44亿美元(上周流出5.34亿美元)。


数据来源:Bloomberg


医药行业高景气度延续,集采压力有望边际释放


一、市场回顾(2023.5.29—2023.6.2)


A股医药行情:本周报统计期间,申万医药生物板块指数下跌2.07%,跑输沪深300指2.36%,医药板块在申万行业分类中排名第30;2023年初至今申万医药生物板块指数下跌1.48%,跑输沪深300指数1.23%,在申万行业分类中排名第17位。本周报统计期间,中证医药50指数下跌2.52%,今年以来下跌3.39%。


数据来源:choice,截止时间2023年5月31日。


港股医药行情:本周报统计期间,恒生医疗保健指数下跌0.75%,跑输恒生指数1.84%;2023年初至今恒生医疗保健指数下跌15.4%,较恒生指数跑输11.2%。


数据来源:choice,截止时间2023年5月31日。


二、行业投资策略


1、行业动态


国家卫健委印发《全面提升医疗质量行动计划(2023-2025年)》:5月29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局印发《全面提升医疗质量行动计划(2023-2025年)》,提出了28项具体措施和5个专项行动,主要内容涵盖3大方面:1)加强基础质量安全管理,夯实结构质量。围绕制度体系、人员、药械和技术等核心要素,以及门急诊、随访等薄弱环节加强医疗安全管理;2)强化关键环节和行为管理,提高过程质量。围绕日常诊疗、患者评估、三级查房、合理用药等10个方面指导医疗机构提升全诊疗流程的质量安全;3)织密质量管理网络,完善工作机制。要求行政部门进一步健全质控体系和工作机制,强化目标导向,充分督促医疗机构落实相关工作要求。《行动计划》对各地各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在医疗质量安全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以及更具体的管理指导措施,有望持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保障医疗安全发展,因此能够真正帮助医院提高医疗质量,改善诊疗流程质量的产品和技术有望在新的考核评估目标下更具竞争优势。


国家科技部:《人类遗传资源管理条例实施细则》正式发布。6月1日,国家科技部公布了《人类遗传资源管理条例实施细则》,该细则已于2023年5月11日科技部第3次部务会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23年7月1日起施行。


国家药监局:提升儿童安全用药水平。5月31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组织制定并发布了《已上市药品说明书增加儿童用药信息工作程序(试行)》,公告自发布之日起施行,该公告旨在完善已上市药品说明书儿童用药信息,提升儿童安全用药水平。


美国FDA批准第二款RSV疫苗上市。5月31日,辉瑞宣布,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批准了其针对老年人的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疫苗,用于预防60岁及以上成人由RSV引起的急性呼吸道疾病和下呼吸道疾病。


2、行业投资策略


1)2023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于6月2日-6日召开,作为肿瘤治疗领域最大的国际会议之一,本次会议上国内多个创新药企业披露了多个重要临床数据。国产创新药在IO新靶点、小分子(JAK抑制剂、三代ALK抑制剂、KRAS G12C抑制剂)等领域的最新优异数据;从相关产品展现出的BIC/FIC潜力来看,目前国产创新药在不断取得新突破。


2)中药板块政策利好持续落地


2023年中央财政支持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示范试点项目结果公示,财政部、国家中医药局拟将15 个项目确定为2023 年中央财政支持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示范试点项目。中央财政支持项目通过竞争性评审方式公开择优确定,每个项目中央财政补助不超过2 亿元(其中10%的资金专门作为绩效奖补资金),主要用于支持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中药板块政策利好持续落地,一季报业绩表现相对较好,后续基药目录调整值得期待。


中医药为国家战略性重点支持行业,随着中医药利好政策落地,景气行情有望贯穿2023全年。中医药将持续受政策利好催化,各部门特别是医保局也单独发文从支付端支持,对中药的支持将陆续体现在公司收入和利润增速上。重点关注中药创新、品牌OTC、国企改革等方向相关标的。


3)医疗器械:行业高景气度延续,集采压力有望边际释放。


医疗设备:受益于国内医疗新基建、国产替代大趋势及高端制造出口,优质国产医疗设备企业迎来黄金发展机遇。


消费医疗:国内渗透率显著低于发达国家,随着国内消费能力逐步提升及国产替代产品力提升,国产相关企业具有较大发展潜力。


IVD:随着带量采购方案更加趋于科学化、温和化,投资关注重心从价格降幅回归至市场空间、格局及核心竞争力,化学发光板块依旧高增长、国产替代加速。


创新器械:随着大部分高值耗材集采落地及国产企业的研发能力提升,创新耗材正加速崛起。


在普耗和高分子耗材:中国企业具有较大制造优势可承接全球产业转移,海外客户持续渗透,同时受益于下游受益集采及国产替代,随着产品升级、渠道扩张等,国内相关企业显著受益,建议关注康德莱、拱东医疗和振德医疗等。


4)创新产业链:下游景气度复苏将逐步向上传导,板块或迎来分化,关注行业龙头


生命科学与器械上游:国内“自主可控”下国产替代空间依旧;海外进军全球产业链,高端制造扬帆远航值得期待,关注各细分赛道具有技术优势的头部企业,有望与下游核心客户共同成长;CXO:过往行业扰动因素或逐步消解,下游景气度提升将带动行业进入新一轮增长周期,关注一线产业龙头。


汇添富基金乐无穹



最新观点:


汇添富基金乐无穹:港股见底?恒生科技能加仓了吗?


大家好,我是汇添富基金经理乐无穹,管理汇添富中证沪港深云计算和汇添富恒生科技。


上周五恒生科技强势反弹,今日涨势延续,港股布局时机到了吗?反弹能否持续?这是投资者普遍关注的问题。

自2月起来,港股互联网板块在监管、市场流动性冲击以及跨境审计监管问题扰动下,经历了持续的回调,目前,各类压制估值的因素均有边际改善,进入6月,多个积极信号显现,我们看好恒生科技的反弹机会。


从事件上看,5月31日晚,618活动火爆开启,各大品牌的销售额瞬间破亿,10分钟破亿的品牌数量同比增加了23%,近5成中小商家成交额增长超200%(资料来源:界面新闻《6.18助推港股电商行情,恒生科技指数ETF(513180)涨超2%》,2023.6.1)


其次,多个互联网科技龙头一季报业绩亮眼,某互联网龙头营收同比增长11%,净利润同比增长27%,某科技龙头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48%,某电商龙头净利润同比增长高达88%。



此外,今年以来受人工智能概念催化,5月份A股和美股科技板块走出共振行情,而科技巨头聚集的恒生科技,却没产生类似行情。未来港股TMT若受A股催化带动,有望带来可观回报。


恒生科技指数当前估值23.59,低于近3年99%的时间,当前已接近底部区域,或可以考虑加仓:


中金公司亦在《港股:反弹行情能否持续?》一文中表示,市场在这一位置,存在较好的下行保护 。政策预计延续其过往防范下行风险的托底做法、叠加美联储货币政策大概率不会进一步加速紧缩,这两个因素仍然足以为市场提供下行保护。



郑重声明:首席财经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所涉及标的不作推荐,据此买卖,风险自负。

行情分析